ID: 22719361

7.1 金色花 教学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2987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七年级,语文,初中,2024,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 泰戈尔 新课导入 泰戈尔14岁就离开了学校 ,开启了自学之路。 在经历了英式教育、本土教育和宗教习俗浓厚的学校教育以后,泰戈尔依然对学校教育的模式有抵制和反抗,当他的哥哥要给他转到第五所学校时,他告诉他的家人:他不再上学了。他写到“这和一切生活分离的学校磨坊,就像是一个可恨的残酷医院和监狱的混合物”可见,在上学这件事上,泰戈尔有满满的负能量。 不过,在之后的自学生活中,他却如鱼得水,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诗人、画家、哲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在自学成才这条道路上,泰戈尔绝对是非常励志的榜样。 不爱上学的孩子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散文诗的知识,积累重点字词。 2.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和美好意境。 3.感受母爱的伟大。;感受泰戈尔诗的艺术美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印度人称为“诗圣”。 作者简介 金色花 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是印度的神圣之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小花。 以“金色花”为题,是用“金色花”比作儿童,点明作者写作此诗的意象和内容,并借此赞美母子之间相互的爱。 知识链接 字词正音 匿笑( ) 沐浴( ) 祷告( ) 树荫( ) 嗅到( ) 荫,在表示“树荫”和充当姓氏时读“yīn”,其他情况下都读“yìn”。 nì mù dǎo yīn xiù 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匿笑:偷偷地笑。匿,隐藏。 沐浴:洗澡。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课前预习检查———词语解释 词语释义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文体知识 研读感知 朗读这首散文诗,说说文中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事件: “我”(一个孩子)和妈妈。 人物: 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妈妈嬉戏。 内容框架 第二部分(4-7): 第三部分(8-9): 写“我”变成金色花后,开始和母亲嬉戏。 具体描绘三次嬉戏的画面,表达了“我”对母亲的依恋。 写“我”恢复原形后的母子对话,充满娇嗔、爱意和母子深情。 第一部分(1-3):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与调皮。 想象 假如 文眼 研读感知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模仿孩子的口吻和心理,借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刻画了一个调皮、天真、稚气的孩童形象。 研读感知 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还瞒着妈妈。 研读感知 结合④~⑦段的时间顺序描写,“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妈妈 我 做祷告时 读书时 拿灯去牛棚 散发香气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变回孩子, 求妈妈讲故事 -- -- -- 爱 研读感知 第④段写,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孩子想为正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