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2008年1月,为纪念一个帝国陷落555周年,俄罗斯拍摄了一部长70分钟的电影———《帝国的灭亡》 这个帝国是最伟大、最长寿的帝国(存在了1123年,超越所有帝国),曾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不计其数的财富被十字军劫掠(至今还藏在伦敦、布鲁塞尔、巴黎等地的博物馆) 395 罗马帝国分裂 527 7世纪 “黄金时期” 9世纪 14世纪初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1453 11世纪 外族入侵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 灭亡 565 2分钟速览课文,归纳总结,用时间轴的方式表述 13世 纪初 西欧十字军东征,灭拜占庭 (复国) 公元330年 君士坦丁在拜占庭建新都,后改称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1.为什么称拜占庭帝国? 版图范围: 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社会情况: 经济活跃、社会稳定 330年,罗马帝国在希腊古城拜占庭建立新都,改名君士坦丁堡。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首都。 一、《查士丁尼法典》 东方的拜占庭,贸易和城市依然很繁荣。尤其是,在9世纪和10世纪,君士坦丁堡成了来自远东的奢侈品和西欧的原材料进行交易的至关紧要的中心。此外,拜占庭帝国还培育并保护自己的工业,尤其是丝织业,同时在11世纪之前一直以其稳定的金银铸币著称。君士坦丁堡盛时常年人口可能高达100万;除它以外,帝国其它一些大的都市中心,如安条克、帕撒罗尼卡和特拉布宗等,也都很繁荣。 ———《世界文明史(上卷)》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一、《查士丁尼法典》 “地中海再度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内湖”。 公元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公元527年 查士丁尼继任拜占庭帝国皇帝 2.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疆域涉及了现在的哪些大洲? 一、《查士丁尼法典》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 查士丁尼巩固统治的工具是什么? 文治 武治 一、《查士丁尼法典》 名称 编写依据(功能)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继承性 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一、《查士丁尼法典》 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罗马民法大全》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罗马民法大全》 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罗马民法大全》 积极影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材料四: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永久的征服。 ———19世纪德国伟大的法学思想家耶林 积极影响/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7-9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 从7世纪起 ,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