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5643

2025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轮专题: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44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轮,专题
  • cover
(课件网)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一、考试目标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能力层次:C 1、考点要求 理解作品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提高欣赏作品的品位和审美情趣。 2、考试内容 古诗词阅读以课内为主,适当拓展。强调能阅读浅显的古诗词,重点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揣摩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赏析等。 二、考题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握; 2.题型以填空题、简答题居多; 3.题材大多选用课外的绝句,涉及各种主题。 考试分值: 中考诗词鉴赏一般在4分左右 1、古诗分类 按题材分: 按体裁分类如下: 三、复习指要 送别诗、思乡诗、咏史诗、爱国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类别 包括的诗歌种类 古体诗 近体诗 乐府诗 古风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 绝句 按体裁分类如下: 宋词 元曲 (1)感情特色 2、诗意理解 (2)语言特色 (3)意境特色 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等。 清新淡雅、孤寂冷清、恬静幽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3、赏析表达技巧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比喻、借代、夸张、双关、对比、反复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象征、对比等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行舟,绿水,和风,白帆,红日,归雁。 (2)“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同时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正浓的景象。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抓住关键词、句; 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 三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抓住景与情下功夫。 景———就是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也就是意象。 情———是诗歌中作者的感情、态度、观点等 五、指点迷津 明月:夕阳:流水、落花 : 春水:杜鹃:鸿雁:松、梅、竹、菊: 拓展: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夕阳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流水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落花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杜鹃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六、题型点击 1、情境赏析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表现了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愉快交谈的情景] 问: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温馨提示:  诗歌情景是生活中的场景在诗歌中的文学性再现,它包括客观的事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所以赏析时不能单独品味当时的场景,还要结合作者的心境。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情感体味题 [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问: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的情感,首先要体会诗歌的语句。可以借助诗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