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保护个人隐私》教学设计 课题 保护个人隐私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下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理解物联网个人隐私的含义,识别物联网中的个人隐私要素,如身份、位置、行为数据,关注物联网隐私保护。计算思维:掌握隐私保护技术的原理,了解自主可控生态体系对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理解筛选网络资料设计隐私防护方案,用数字工具实践安全措施,能用技术平衡服务需求与隐私安全。信息社会责任:能够认识到物联网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了解隐私保护相关法律,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重点 理解个人隐私的含义和核心要素,能分析不同场景下技术手段的适用性与局限性。了解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主可控生态体系对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隐私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聚焦日常生活中,手机用户在使用位置服务过程中,位置服务器上留下了大量的用户轨迹跟这些用户轨迹相关联的个人敏感信息(生活习惯、日常活动、社会关系、身体状况等)就会存在安全风险。在物联网环境下,我们如何做好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本课请在校园网络安全宣传小报中,设计制作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版面。2.探索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各种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与共享。每次交互都会产生大量个人数据,这些数据包含很多个人敏感信息。若是处理不当,则容易造成数据被恶意攻击,从而导致机密泄露、财务损失等,进而产生严重的隐私安全威胁。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个人隐私数据存在安全风险呢?那我们就要先知道个人隐私是什么。播放视频《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小妙招》。 开展辩论,讨论隐私保护与使用便捷服务之间的权衡。小组合作,列出保护个人数据的方法,并进行全班分享。观看视频。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信息保护意识。了解防范信息泄露。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议一议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和被非法利用的风险越来越大。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隐私保护也成为物联网安全的重点。请分组讨论什么是个人隐私。第一组:隐私的核心要素个人信息: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唯一标识行为隐私:上网记录、常去地点、购物习惯等空间隐私:私人房间、手机相册、日记本等物理/数字空间第二组:物联网带来的新挑战智能设备收集数据:智能手表记录心率/位置,语音助手存储对话记录看不见的数据流动:数据可能经过多个公司服务,学校门禁卡数据可能被传到云端组合信息的危险性:零散数据拼凑出完整画像,运动手环数据+网购记录=推测家庭经济状况二、能量加油站狭义的隐私是指以自然人为主体的个人秘密凡是用户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都可以称为隐私,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个人健康信息、家庭住址等。广义的隐私不仅包括自然人的个人秘密,也包括机构的商业秘密。三、探索一般来说,任何可以确定是个人的,但个人不愿意披露的信息都可以认定为个人隐私。在个人隐私的概念中主要涉及以下四个范畴。信息隐私:也被称为数据隐私,如个人信用信息、医疗和档案信息。人身隐私:涉及侵犯个人物理状况的相关信息,如基因测试等。通信隐私:信件、电话、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形式的个人通信的信息。空间隐私:对干涉自有地理空间的制约,包括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如搜查、跟踪、身份检查等。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数据库中的隐私保护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数据失真的技术,可使敏感数据失真但同时能够保持某些数据或数据属性不变;第二类是基于数据加密的技术,采用加密技术在数据挖掘过程中隐藏敏感数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