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9593

第5章第一节 水资源 共2课时教案(表格式)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84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格式,七年级,地理,2024,图版,5章
    《水资源》教案 第1课时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区域认知:描述中国自然资源主要特征。 综合思维: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认识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发现身边不合理利用资源的现象,并提出建议。 (一)教学目标 举例说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特征。 通过学习,认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结合生活实际说明保护自然资源的具体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然资源的分类。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难点】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本章依然是认识中国全貌的一部分,上一章了解了中国的自然环境,本章是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两者是认识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法宝,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本节课整体采用“问题驱动—新知感悟—探究挑战—小试牛———思维梳理”方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环顾我们的教室,试着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自然资源被利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初步认识自然资源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新知感悟: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概况———学生学会辨认常见的自然资源,并能对其进行简单分类,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整体概况,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 探究挑战:观看视频并且小组进行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然资源———学生根据图片和视频资料讨论、总结,针对不同资源类型提出应对措施,落实地理实践力; 小试牛刀:紧贴课堂所学,设计题目———解题能力、图文阅读能力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思维梳理:知识梳理———强调重点,查漏补缺。 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影像资料、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主要知识点,提升关键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问题驱动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环顾我们的教室,试着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自然资源被利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观察并思考 初步认识自然资源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过渡 正如大家所见,自然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对人类生产生活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 环节二 新知感悟 一、自然资源的定义 【教师讲解】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作自然资源。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定义,判断下列物质和能量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教师强调】自然资源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存在于自然界,而非人造物质;第二是对人类有价值,能被人类利用的;第三自然资源既包括物质,也包括能量。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风:是; 玻璃:不是; 阳光:是; 庄稼:不是; 矿产:是; 野生动物:是; 闪电:不是; 土地:是; 海洋:是; 河流:是。 通过概念的讲解和图片举例让学生准确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 归纳总结: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 过渡:自然资源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师讲解】可以被持续利用,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的资源称为可再生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的资源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提出问题】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吗?煤炭是由植物遗体埋在地下形成的,为什么说煤炭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