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74009

游子吟 课件+教案 (3)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7709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游子,课件,教案
    游子吟 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总体来说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美的作用,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 2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能够饱含深情准确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2.通过歌曲《游子吟》的学唱,能够了解感受歌曲的两段旋律上的不同,激发学生探究歌曲旋律的兴趣。 3.运用正确的演唱位置和姿势演唱歌曲。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饱含深情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验感受用歌声表达母子情 4教学过程 教材:人民音乐-出卷网-第十二册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材分析: 歌曲《游子吟》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词谱曲。歌曲用前后两段不同的旋律,将《游子吟》这首诗呈现了两遍。歌曲以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讲授新课 引课 1.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一种爱,看大屏幕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爱? 2.对就是母爱,母爱既伟大又平凡,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都以母爱为题材写了许多文章和诗句,老师今天也找到了一首,看! 3.游子吟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孟郊所写的一首感激母爱感恩母爱深情的一首诗,瞧老师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对,字有大有小,根据古诗的朗读韵律要有抑扬顿挫,那么字大的我们要读的重些,字小的我们要读的弱些,而且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我们在朗读时应读的慢些,快来试试!(师生有韵律读古诗) 4.这么好听的诗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它谱上了曲子,变成了一首古诗新唱的作品也叫《游子吟》,你想听听吗? (二)初听歌曲 1.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范唱,一边感受这首歌的演唱情绪,感受歌曲强弱变化。 2.歌曲情绪是怎样的?从图片中找到恰当的词。这首歌曲好听吗?我们来把它学会送给我们的妈妈好吗?调号、拍号、强弱规律。这首歌曲出现了一次返复记号,证明歌曲要返复唱一次,那么本节课我们把返复的位置先去掉,也就是不唱一房子了,直接进二房子,明白了吗? 3.学唱歌曲 A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歌,首先先来用“LU”和“WU”模唱一遍,感受这首歌可以分为几部分。(演唱姿势:身子坐在凳子前半部,上身坐直,肩颈放松,使大劲唱小声,像叹气的感觉,手叉腰感受横膈膜试试,面目表情夸张,嘴型圆润来发“LU”“ WU”,试试找头腔共鸣。) B分为两部分,歌词重复出现了两次,第一遍旋律低沉平稳,好像游子在诉说心中对母亲的深情;第二遍旋律比第一部分激动,表现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C再来模唱一遍,边模唱边感受情绪。(同时注意咬字吐字,张开嘴巴,好像让聋哑人看明白唇语的感觉) 4.准确有情绪演唱 A先来演唱一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是旋律低沉平稳的诉说,用很大的气去唱很小的声音,你听听哪种情绪好,以情带声以气带声。比如“临行,唱出不舍的感情,哭腔。 B波音讲解并作对比看哪种好听能感受到不舍的情绪,强调“密密、迟迟”突出演唱。 C两个谁言寸草心,重复处的处理,旋律中是先低后高,一个八度大跳旋律,先弱后强来演唱的。附点音符,突出了“报“字,强调“三”字咬好。(反复唱两遍) D完整演唱一下第一部分感受情绪 E教师弹奏间奏让学生感受力度变化(渐强) F第二部分高潮位置旋律变高情绪激动,手叉腰,注意坐姿和咬字吐字,意恐迟迟归唱的是渐强的旋律,想突出后面强,前面就要先弱下去。谁言寸草心重复了三次,因为要结束了,所以应该唱的一个比一个弱。 G最后休止符处处理,本首歌是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用手拍一下试试,强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