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4138

8.《茶馆》课件(共77张PPT)

日期:2025-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57081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茶馆,课件,7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 部作品,它被曹禺评为“中国话剧史 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 罕见的第一幕。"王蒙肯定其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好的作 品。”它就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 之作——— 《茶馆》。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走进裕泰茶馆,走进这个特殊的舞 台,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领略庞大 的历史画卷。 课前导入 茶 馆 品艺术 匠心,辩茶馆人 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掌握话剧相 关知识,理清《茶馆》剧情。 2. 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入手,概括人物形 象。 3. 掌握有关戏剧冲突,并能认识主要矛盾 冲突及其实质,感受旧时代的黑暗社会现状。 4.把握《茶馆》主题意蕴及语言特色。 舞台说明:包括人物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 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人物上下场和动作的说明,对灯光 、布景、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 戏剧冲突:戏剧受演出的时间空间条件限制,只有具有集中而 强烈的矛盾冲突,才能吸引观众,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所以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的根本因素。 回 回「 话剧的三个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 人物台词 人物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和唱词。 舞台说明 戏剧冲突 话剧的基本特点: (受到舞台的限制) ①空间和时间比较集中。如《雷雨》的 故事就发生在周公馆内, 《茶馆》的故事就 发生在茶馆内。 ②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突出。如《雷雨 》中侍萍和周朴园的矛盾就是非常突出的。 ③语言表现人物个性。如周朴园的语言 就是严厉、不容置疑的,体现出他霸道、不 容反抗的性格。 国画新视界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 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 一个贫民家庭。曾赴英留学,后回国任教和写作。 他是中国现代作家、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是我 国“五 · 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 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文化大革命”初期 因被迫害而投湖自尽。其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 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 一辈子》;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 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 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 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017年9月, 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 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 以完整版形式出版。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 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 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国画新视界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北京的市民生活,他善 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以他们的日常 生活为背景,将北京特有的历史、环境、文物 、风俗、民情、世态、习惯、语言等融合成一 个整体,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艺术 世界。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 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 了广大的读者。 作品简介 《茶馆》是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茶馆》分三 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 ,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 近50年间的北京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不同人物的生活变 迁。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 ,出入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 庞大的历史画卷,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的必然灭亡和 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课文选取的是该剧第一幕,主 要通过众多角色的对话,自然形成戏剧冲突,展现人 物与时代的矛盾,有条不紊,张弛有致。 背景简介 老舍的茶馆大约3万余字,仅一个多小时 即可读完。在这一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里, 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