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新目标 》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框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健全人格中的“体会成长的快乐”“乐于学习”和责任意识中的“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段目标中的“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学段内容中入学教育部分的“懂得做事要有目标,实现目标要努力,不推卸,不偷懒”。 (二)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有新面貌》第一课《有个新目标》第一框和第二框的内容。从“计划———勤奋”这条线索来呈现实现目标的成长,了解和指导学生目标的树立和实现目标的努力。本课是单元第一课,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内容聚焦小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积极向上行为的塑造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多方面的目标,激发学生以积极的行动完成目标的实现。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完成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身份适应与转变,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一年级的学生做事情还不够成熟,很少能够做出规划,列出计划,做事情也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够做到有始有终。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目标的重要性,依据自身需要列出目标和计划,为成长助力。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实现目标带来的自信和成就。 (2)了解目标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目标,有制定目标的意愿。 难点:发现目标带来的积极作用,愿意付诸行动实现目标。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1.课件出示:追梦女孩郑钦文的故事。(4分钟) 2024年8月3日,年仅21岁的中国小将郑钦文,首次参加奥运会就获得了奥运会女单冠军。十多年前看李娜法网夺冠时,她定下目标也要捧起网球世界冠军的奖杯,那个小女孩,今天成功了! 2.讨论交流:郑钦文的故事,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启发? 3.教师总结:郑钦文以李娜为偶像,设立取得世界冠军的目标,并为之持续努力,最终实现了目标。 和同桌交流郑钦文故事获得的启发。 感知目标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探究新知 活动一:议一议,知目标(18分钟) 1.导语:做好新学期计划,不断地为自己定下新目标,努力去实现目标,会帮助我们一点一滴进步。 2.同桌讨论:互相说一说自己对目标的理解。 3.全班汇报交流。 4.展示预设总结: 目标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努力实现的期盼或者梦想。 5.总结过渡: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实现心中的一个小想法也可以称为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只不过有的目标被我们写下来,有些目标在脑海里。无论什么样的目标,踏踏实实付诸行动去实现才能实现目标。 6.目标有不同的分类,我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设立目标。一起去看看小朋友们通过努力,分别实现了哪方面的目标吧! 7.看看他们做到了啥 出示课本插图: 插图一:喜欢玩魔方交到了好朋友,教师总结这是属于实现了人际交往方面的目标 插图二:把家里的花照顾的很好,教师总结这是属于实现了生活中的一个目标。 插图三:学会了游泳,教师总结这是属于实现了体育运动方面的目标。 8.一起参与,给出示的目标分分类 生活目标: 整理房间,收拾碗筷,种植花草,学会拖地 学习目标: 坚持阅读,学会写字,独立作业,整理书包 交流讨论什么是目标,明白目标的内涵。 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目标的理解。同桌两人合作为书上的目标分分类。 参加分类游戏,给展示的目标分分类。 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目标的内涵,为新学期目标的设立奠定基础。 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游戏中感知目标的多样性 小结揭题:目标伴随着我们成长,为自己设立目标不仅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