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5466

第8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271021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七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一、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自主学习1 1.北宋的建立者是谁?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当上皇帝的?定都在哪儿?他被称为? 2.宋太祖通过什么战略方针先后消灭盘踞各地的割据政权? 3.最终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是谁? 黄袍加身 问题1:北宋的建立者是谁?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当上皇帝的?定都在哪儿?他被称为? 陈桥兵变 赵匡胤 陈桥兵变 东京(开封) 宋太祖 问题2:宋太祖通过什么战略方针先后消灭盘踞各地的割据政权? 北宋的局部统一 先南后北 《忘川风华录》中的李煜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宋太祖取暖图 问题3:最终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是谁? 《燕云十六声》中的宋太宗赵光义 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烛影斧声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自主学习2 1.宋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加强中央集权? 2.北宋是如何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的? 3.在文化教育方面,北宋统治者是如何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 4.崇文抑武方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1:宋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加强中央集权? 宋初统治者针对唐末以来武将专权、政权动荡的历史积弊,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材料: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材料中赵普认为唐末年以来政权更迭、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 (2)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地方强(权力大),中央弱(权力小) 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1.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问题2:北宋是如何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的? 军事上: ①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材料: 某天,宋太祖与大将石守信等人饮酒。酒兴正酣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回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被部下黄袍加身,也会身不由己啊。” 众将立刻明白自己已经受到宋太祖的猜疑,慌忙请求宋太祖为他们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劝他们辞官告老还乡,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②任用文臣管理军务,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切断将领与士兵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军事上: 问题2:北宋是如何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的? 政治上: (1)在中央: 加强君权,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宰相的权力。 政治上: (2)在地方: ①吸取唐末五代时期武将控制地方的教训,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三年任期制。 ②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③加强对地方税收的控制,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以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材料:《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 作用: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问题3:在文化教育方面,北宋统治者是如何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 文化教育上: ①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及名次直接由皇帝掌握,进士成为“天子门生”。 ②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①为更多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