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二单元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北宋时期“贵羊贱猪”成为社会饮食风尚,羊肉地位突出。到神宗时期,宫廷每年食用羊肉高达四十三万斤之多。北宋东京市场上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有“旋煎羊”、“批切羊头”、“软羊”等数种。———《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北宋哪里来这么多羊肉呢? 民族政权的并立 壹 ———辽与西夏的建立——— 阅读以下两组材料,分别概括契丹和党项的生活情况。 党项羌……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穑(种植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土无五谷。 ———《旧唐书》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契丹,居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逐猎往来,居无常处。———《旧唐书》 材料一 契丹生活在我国北方,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材料二 党项原属羌人的一支,过着畜牧和游牧生活,农业不发达。 民族政权的并立 壹 2、契丹、党项的生活方式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北宋 辽(契丹) 西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汉族 东京(开封) 916年 耶律阿保机 契丹 上京 1038年 元昊 党项 兴庆府 民族政权的并立 壹 1、辽、西夏与北宋建立 阿保机建立政权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契丹文字 契丹鸡冠壶 契丹皮囊壶 契丹货币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辽史·百官志》 材料反映了辽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路? 蕃汉分治因俗而治 材料反映了辽朝统治者蕃汉分治的统治思路。蕃汉分治制度是辽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而实行的南北分治的双轨政治制度。 契丹文字 民族政权的并立 壹 3、辽巩固统治的措施 元昊仿效唐宋, 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创制了西夏文字。 西夏文字 《西夏法典》 西夏符牌 西夏货币 西夏买牛契约 3、西夏巩固统治的措施 民族政权的并立 壹 西夏文《官阶封号表》 1、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读地图 完成政权分布示意图,并概括当时的政权形势特点? 民族政权的并立 壹 西夏 辽 北宋 政治格局:多民族政权并立(同时存在且相互承认) 贰 在并立中战与和 ———宋辽和战与宋夏关系———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形势图(1111年) 1.找到燕云十六州的位置。 燕云十六州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2.获得燕云十六州对辽有何意义? 失去燕云十六州对北宋有何危害? 军事地位:对于契丹来说,占领它则占据了对中原地区的战略主动权;对于北宋来说,是重要的天然屏障。 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实力大增。 在并立中战与和 贰 1、宋、辽的和战 后晋石敬瑭 “儿皇帝” 1、宋、辽的和战 宋太祖晚期 宋太宗 宋真宗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向辽发动两次战争试图夺回燕云地区,均都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1004年,辽军攻宋,打到澶州城下,威胁都城东京。 在并立中战与和 贰 澶渊之盟 定州 瀛州 祁州 洺州 冀州 澶州 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宋史》 主战派·寇准 1.双方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 2.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各守疆界。 3.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4.在边境开设榷(què)场,开展互市贸易。 2、澶渊之盟 在并立中战与和 贰 探究:阅读材料,分角色探究,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材料一:(澶渊之盟)乃最下之策。 ———苏轼:《东坡应诏集》 材料二 “澶渊之盟”是一个不完全平等但又值得肯定的妥协和约,它顺应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王晓波:《对澶渊之盟的重新认识和评价》 角色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