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9118

【议题式教学】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课件(33张PPT)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作业练习

日期:2025-04-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874701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作业,任务,学习,教学设计,PPT,33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设计 课题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框在学生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围绕梦想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学会将个人梦想与时代发展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习目标 1.了解梦想的含义。2.理解梦想的重要性。3.学会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重点 1.梦想的重要性。2.怎么做有梦想的少年。 难点 怎么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在新时代,我们青少年该有怎样的梦想?怎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人生梦想? 认真聆听,回答问题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梦想的论述,旨在直接引出“梦想”这一话题,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本框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讲述:本节课我们围绕议题“做有梦想的少年”展开学习。(一)环节一:畅谈我们的梦想。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议学活动———我们”的梦想之树。小结:少年拥有着五颜六色的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二)环节二:感受梦想的力量。讲述:其实,老师在同学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啊,也有许多梦想,梦想着考上清华北大;梦想着成为一名导游,在各地留下时光的足迹;梦想着完成环海南岛骑行;梦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担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但这些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尚未实现。同学们,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议学活动———梦想的力量。(教师结合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概括。)小结:如果不能实现,梦想依然有意义。其实,老师在实现“教师梦”的过程中,碰到许多困难,曾想过放弃,但拥有梦想,就拥有力量,就能不断超越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活动:播放视频《袁隆平的“两个梦”》,并提问:袁隆平的“两个梦”的意义? 讲述:袁隆平的“两个梦”不仅激励着自己克服追梦路上的困难,而且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让人们不用再饿肚子,造福了世界人民。同时,这也深刻诠释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进一步追问:什么是中国梦呢?讲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小结:梦想的重要性。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三)环节三:编织少年的梦想。讲述: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如何编织人生梦想,成为有梦想的少年呢?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8页的“探究与分享”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1)袁隆平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袁隆平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结合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概括。讲述:袁隆平年少时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致使他后来考大学进入农艺系,选择与农业相伴一生,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小结: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组织学生共同朗读关于志向的语句并阐释语句的含义。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格言联璧》活动: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