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太空一日 杨利伟 学习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 2、学习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体味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 激情导入 从古到今,人们仰望星空的时候,总会思索,天上面是什么?嫦娥奔月就是这众多梦中的一个。中国近代的飞天梦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嫦娥工程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遨游太空。2021年5月15日,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天问一号探测器2020年7月23日12时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历经295天终于抵达火星。)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激情导入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中国共产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宇航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11月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获“航天功勋”奖章。 本文节选自杨利伟个人传记《天地九重》。 轮廓( ) 炽热( ) 遨游( ) 严谨( ) 稠密( ) 无虞( ) 舷窗( ) 赫兹( ) 屏息凝神( ) 烧灼( ) 确凿( ) 俯瞰( ) kuò chì zhuó áo chóu jǐn yú xián hè bǐnɡ záo kàn 检查预习 1、给红色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轮廓: 应付自如: 本末倒置: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形容处事从容不迫,毫不费力。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带问自学 1、快速浏览课文,概述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理清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太空一日 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第四部分: 返程如此惊心动魄 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 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 登太空 看太空 听太空 离太空 明确:总体上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顺叙,但中间也有插叙。 带问自学 1、快速浏览课文,概述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理清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带问自学 2、再读课文,补充完下列表格。 太空一日 经历过程 主要事件 心理感受 精神品质 登太空 看太空 听太空 离太空 带问自学 2、再读课文,补充完下列表格。 太空一日 经历过程 主要事件 心理感受 精神品质 登太空 共振叠加 快要牺牲 勇敢坚毅 看太空 寻找长城 不能验证 科学严谨 听太空 本末倒置 克服错觉 意志顽强 神秘敲击 科学求证 沉着冷静 离太空 舷窗裂纹 先惊后稳 临危不惧 抛伞开伞 紧张应对 从容不迫 飞天英雄凯旋 蒋建科 10月16日凌晨,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21个多小时的航天员杨利伟,就要从天外归来! 晨曦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主着陆场,牧草枯黄,寒气袭人。早已在此待命多时的搜救队员和新闻记者们个个精神抖擞,大家兴奋得彻夜未眠,不到凌晨1时就出发赶往预定地点,争睹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主着陆场地势平坦,就像大地母亲张开胸怀,准备拥抱天外归来的游子。 ———飞船调姿”、“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再入大气层”。6时0分开始,遍布在各地的测控站、测控船发出的一条条调度口令在着陆场搜救指挥车里清晰响起。车内显示屏上的数据表明,飞船已顺利完成返回动作,开始进入我国境内。 6时07分,距离地面已不到100公里的返回舱开始处于无动力飞行状态,高速进入40公里的黑障区,地面与飞船通信暂时中断,着陆场暂时变得异常寂静。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