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春季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2025)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11.2 犯罪与刑罚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远离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2.健全人格: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教学重点:犯罪与刑罚。 教学难点:犯罪的基本特征。 1.刑法的含义及作用。 2.犯罪的基本特征。 3.面对犯罪行为,我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96-99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3分钟) 高空抛物危害大 刑法第291条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关于高空抛物行为,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案件再现 在山东省潍坊市某职业学院内,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其中一名被害人,当天先后被殴打了三次。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其中一名被害人精神抑郁,目前仍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校园欺凌案件进行了宣判,虽然她们都是未成年人,且被告人也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但鉴于她们随意殴打辱骂他人致伤,已经构成寻衅滋事罪,最后五人分别被判处1年及11个月的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案件中五名女生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刑法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犯罪 探究与分享 行为一 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行为二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探究与分享 谈谈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并列举类似的例子。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区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危害不大,情节轻微 危害大,情节严重 触犯的法律 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 触犯了刑法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行政制裁 刑罚处罚 联系 (1)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2)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知识归纳 笔记整理 1. 犯罪的特征 (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2)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刑事违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3)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刑罚的内涵及种类 管制:不予以关押,但限制其一定的自由,由社区依法实施矫正,3个月以上2年以下。 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有期徒刑: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无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