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1316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2763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4课,安史之乱,唐朝,衰亡,课件,17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的时代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导入新课 一 盛而衰 一位帝王,为了一位妃子的口腹之欲,毫不顾忌这一路上会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同时重用奸臣,这样的统治者会使唐朝面临怎样的困境 一 盛而衰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以“清君侧”之名发动叛乱。 清君侧:清除君主身边的亲信,坏人(指杨国忠)。节度使:中国古代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即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为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到唐朝后期势力大大加强,已经到独揽大权的地步。 一 盛而衰 一 盛而衰 结合教材内容和材料,想一想:安史之乱有何影响。 ①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②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 衰而亡 二 衰而亡 881年,黄巢建立了大齐政权。黄巢起义轰轰烈烈,就连当时的皇帝唐僖宗都逃往成都,但是就在斗争进行到最为激烈的时候,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至此黄巢起义以失败告终。 三 衰而分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三 衰而分 五代十国指的是哪些政权 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三 衰而分 《韩熙载夜宴图》(摹本·局部) 三 衰而分 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但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君主为统一而努力。 板书设计 素养检测 1.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2.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结果 B.唐朝从此灭亡 C.它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朽 D.它反映了唐朝前期的阶级斗争 3.下列哪一项不是安史之乱的影响 ( ) A.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C B C 4.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朱温建立后梁 C.安史之乱的结束 D.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5.五代十国时期,十国当中唯一在北方的政权是 ( ) A.南唐 B.前蜀 C.北汉 D.吴越 C B 素养检测 问题解答 思考 (1)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走向了什么阶段 你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2)根据本课的学习,安史之乱和唐朝灭亡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答案 (1)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虽然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但是这一时期各族交往进一步加强,统一因素不断增长。中国历史统一始终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 (2)统治者要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重用贤才,实行开明的政策,避免藩镇割据局面的产生,加强中央集权。 谢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