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1318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0237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唐朝,建立,贞观之治,课件,23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的时代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导入新课 广子头、一点口, 华风浩荡展宏猷。 治世长歌传四海, 繁荣开放耀九州。 唐 猜一猜这是哪一个汉字? “唐”这个字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名称,也是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鲜明标记,唐代是中国古代王朝最高荣誉之所在,是中国文化获取世界身份的一级台阶。 一 治世前夜———唐朝的建立 1.唐朝建立的背景 一 治世前夜———唐朝的建立 2.唐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一 治世前夜———唐朝的建立 3.唐朝建立的历史意义 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主线大概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唐朝的建立,结束了隋朝的暴政和隋末动荡混乱的社会局面,为社会发展和繁荣奠定政治基础,使各项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统治政策得以实施和长期贯彻,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 结合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深度思考并进行小组探究,谈谈如何认识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二 治世繁华———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二 治世繁华———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材料中“此皆朕所目见”说明了什么问题 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 唐太宗目睹并参与了隋朝灭亡的过程,也深知隋朝灭亡的教训,所以他在治国问题上注意励精图治、戒奢从简。 二 治世繁华———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如何看待这一思想 安定百姓,重视百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统治思想。 作用:避免了重蹈隋朝速亡的覆辙,缓和了社会矛盾。 二 治世繁华———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 你还知道哪些贞观时期的名臣和他们的故事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贞观时期的名臣还有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敬德、高士廉、戴胄等。 二 治世繁华———贞观之治” 2.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政治:(1)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二 治世繁华———贞观之治” 2.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政治:(1)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二 治世繁华———贞观之治” 2.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2)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唐太宗时期修改律条,废除了隋朝一半以上的死刑;创立了五复奏制(对死刑反复讨论五次后才能执行)等体现法治理性思维和敬畏生命精神的制度,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维护社会安定。 二 治世繁华———贞观之治” 2.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3)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尤为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 经济: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二 治世繁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三 治世承续———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三 治世承续———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武则天死后,她的陵墓所立的石碑,未刻一个字,被称为“无字碑”。对此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三 治世承续———武则天的统治 2.武则天治国措施的影响 四 治世回声———何以治世 板书设计 素养检测 1.唐太宗认为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与这一理念吻合的是 ( ) A.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2.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对1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