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文意理解辨析、信息提取与概括(4-6分) ●安徽五年考情分析 年 份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话 题 热点信息:县域旅游(综合性) 生态环保:湿地(偏说明) 生态环保:保护生物多样性(议论、说明) 先进科技:“天问一号”探测器(偏说明) “五育”文化:劳动教育(偏议论) 分 值 17 16 17 17 17 价值 导向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信息。 引导学生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 引导学生提升科学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引导学生及学校、家长注重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 考 点 文意理解辨析、词语解释、行文思路、提建议 信息迁移运用、文体知识类、信息提取与概括 文意理解辨析、文体知识类、行文思路、提建议 文意理解辨析、文体知识类、信息提取与概括 文意理解辨析、文体知识类、信息提取与概括、拓展探究 总结 安徽中考连续六年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分值为16~18分。2022年开始不倾向于考查某一种文体,且首次选取了四则材料,其中首次出现跨学科材料。2024年由纯文字的形式变成文字+图(表)形式,且不设置考查文体知识性题目。六年均设置了4道题,其中选择题1道,简答题3道。设置的考点主要有信息迁移运用、文意理解辨析、提取整合信息、分析说明(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梳理行文思路和拓展探究材料内容。2023年,首次将古诗与阅读结合考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要关注热点信息。除了常规考点以外,还要关注跨学科设问、开放性设题。 考向1 文意理解辨析 (2024·安徽·中考真题) 材料一 “五一”假期期间,众多小城市受到游客青睐。不少游客竞相“逆向奔赴”,回归小乡村、小城镇,到山乡田野里走一走,住一住。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行目的地中,小城市更受欢迎,三线以下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高于一、二线城市。 (摘编自《“小城故事多”宝藏小城旅游为经济增长添活力》,人民网2024年5月7日) 材料二 (以上数据来源于《宝藏小城也能有文旅大作为县域经济新引擎点燃》,新华网2024年5月14日) 材料三 ①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处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加向往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的地方。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份共新增127家4A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或县级市。县域旅游,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诸多“宠客”措施,县城和游客的双向奔赴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当然,相比大城市,县城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后起之秀”还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厕所等配套设施,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迎得进人,也要留得住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信更多的县城,也已经在路上。 (摘编自《小县城跑赢大都市!旅游“出圈秘籍”是啥?》,央视新闻网2024年5月9日) 材料四 ①“小地方”旅游要有“大作为”,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基础条件。 ②一是旅游需求持续、大规模爆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加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需求开始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旅游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迎来快速扩张区间。如此巨大的需求,显然不是几个老牌知名景区、景点所能消化的,也不是几个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所能承载的,这为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发展机会。 ③二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与出行方式的变革,为拓展旅游出行空间、探索更多未知可能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以及自驾游出行方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