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第三节 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2课时 羧酸衍生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羧酸类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学习与羧基有关的一类物质———羧酸衍生物。通过对羧酸衍生物酯类、油脂、酰胺、酰卤的学习,继续完善以官能团为线索的有机化合物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及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道酰胺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结合酯类水解反应的原理,推理出酯类物质水解反应后的产物。 【教学重难点】酯类的结构和性质 【课前准备】实验用品、课件素材、学案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根据学案回顾羧酸的结构和性质 【讲述】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得到的产物。羧酸分子中的羧基去掉羟基后剩余的基团称为酰基,常见的羧酸衍生物有酰卤、酸酐、酯、酰胺等。 【投影】 【联想质疑】水果和花草的香味是如何产生的?各种果味饮料以及果味食品一定是用鲜果做的吗? 【投影】 【讲述】酯是一种羧酸衍生物,其分子由酰基和烃氧基(RO-)相连构成。官能团为酯基,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通式是CnH2nO2(n≥2),酯的命名依据水解后生成的酸和醇的名称命名,称为“某酸某酯”。 【投影】 【讲述】酯广泛存 在于自然界中,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低级酯是有 香味的液体,许多水果和花草的气味就是由其含有的酯产生的。很多果味食品并不一定是 用鲜果制成的,其中往往添加了相应的酯。 【投影】 【讲述】酯具有广泛的用途。很多香精、药物分子中有酯基。高效杀虫剂———拟除虫菊酯,其分子中就有酯基;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为大环 内酯 , 其分子中也有酯基。 【投影】 【讲述】酯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水解反应,在酸或碱催化的条件下,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醇。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请同光学们尝试写出酯在酸、碱条件下水解的通式。 【投影】 【讲述】酯在无机酸、碱催化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是可逆的,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是不可逆的。 【活动探究】根据教材所给的试剂和实验操作,动手完成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总结相关结论,完成实验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约2 mL)的稀硫酸、NaOH溶液、蒸馏水 (2)向上述三支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等体积(约1 mL)的乙酸乙酯 (3)将三支试管放在70 ℃水浴中加热几分钟,观察实验现象 【展示】 【思考】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制备乙酸乙酯时,要提高酯的收率,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讲述】一种方法是增加羧酸或醇的用量;另一种方法是不断地从 反应体系中移走生成的酯或水,以使 平衡向酯化反应方向移动。 【交流研讨】根据实验,小组交流完成以下问题 1.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中,为什么用稀硫酸? 2.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中,为什么用70~80 ℃ 的水浴加热? 3.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中,酯的水解机理是什么? 【投影】 【过度】油脂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 【投影】 【讲述】常见的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一般呈液态,猪油、牛油等动物脂肪常温呈固态,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物质,含有酯基,属于酯类物质。 【投影】 【讲述】在结构简式中R代表烃基, R1、R2、R3 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在天然油脂 中,R1、R2、R3 一般不相同。植物油中的烃基一般为不饱和烃基,熔沸点低,常温呈液态,动物脂肪中的烃基一般为饱和烃基,熔沸点高,常温呈固态。 【讲述】油脂属于酯类,因此具有酯类的性质,在酸或碱作用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