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第4节 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作业设计 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化钠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氯化铵溶液(FeCl3)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C 二氧化碳(CO) 氧化铜粉末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乙酸乙酯(CH3COOH) 乙醇、浓硫酸 加热蒸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 C.沥青来自于石油经减压蒸馏后的剩余物质 D.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制取氢气 3.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M含一个苯环且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则M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4种 B.15种 C.16种 D.17种 4.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晶、石英玻璃都是二氧化硅晶体 B.为消杀奥密克戎病毒,家庭中可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 C.利用钛合金具有耐腐蚀、耐高压的特性,可制造深海载人舱的壳体 D.非遗文化“北京绢人”技术制作的娃娃能用加酶洗涤剂清洗 5.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它和淀粉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有固体析出,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C.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更稳定的人造脂肪 D.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观察现象,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6.棉酚是一种多酚羟基双萘醛类化合物,棉籽仁中含量最高,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0H30O8 B.该物质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和NaOH反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7:3 D.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还原反应,且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7.下列对实验现象或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HgCl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 盛放浓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久置后,瓶塞很难打开。 NaOH腐蚀玻璃,生成的硅酸钠将瓶口与瓶塞粘在一起 C 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先用饱和的Na2CO3溶液接收产物,振荡后分液。 除去产物中的杂质并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D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示,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B.“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可以提升消毒效果 C.新冠病毒颗粒直径在80~120nm之间,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可较远距离传播 D.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使用含磷冼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9.已知酸性: >H2CO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完全转变为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 10.某有机物mg,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VLH2,另取mg该有机物与足量碳酸氢钠作用生成VLCO2(同一状况),该有机物分子可能为 A. B.HOOC—COOH C.HOCH2CH2OH D.CH3COOH 二、综合题 11.按要求填空: (1)写出苯乙炔与溴水完全加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聚氯乙烯,简称PVC,这种材料如果用于食品包装,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写出生成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是一种驱虫药———山道年的结构简式指出其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 (4)已知。请写出苯乙烯与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