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部分 写作 专题一 题型突破 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中,全命题作文占比最高。这类题目大多由标题、提示语和几个要求组成。标题的用语多样,或独词命题,或短语命题,或句子命题。在考场上,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要求,审清题意,这是写好全命题作文的关键。 这里,给大家总结出全命题作文精准审题的实用策略,可以简化为:斟酌题眼明题意;剖析题目言外意;看清题中限定语;化虚为实现情境;化大为小缩范围。 题型一 全命题作文 一、斟酌题眼明题意 “题眼”是指那些能够揭示意义、表现感彩的词语。抓住题眼,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那么,怎么去寻找题眼呢?我们要关注题目的构成,不同结构的命题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1.主谓结构 由“主语+谓语”两部分组成,题眼一般落在谓语上,主语则是交代叙事主体或写作对象(范围)。审题的重点应是谓语部分,这是确立文章中心的依据。比如2024年中考山西卷(题1)以《这样的表扬好温暖》为题,“表扬”是这篇作文的核心事件,“温暖”则是题目的关键情感体验。写作时需要通过具体的细节、生动的描写和真切的感受,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这种表扬所带来的温暖,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2.动宾结构 由“谓语+宾语”两部分组成。谓语部分一般是题眼,是写作的重点;宾语部分则规定了写作的对象。比如2024年中考山东威海卷以《懂你》为题,题眼是“懂”。“懂”不仅是表面的知道,更是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共鸣。写作时要将重点写出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3.偏正结构 由“修饰语+中心语”两部分组成。题眼一般是修饰语,通常暗示写作角度,决定选材方向,这是审题的重心。比如2024年中考四川遂宁卷(题2)以《最美的问候》为题,题眼是“最美”。“最美”意味着这个问候不是普通、平常的,而是具有独特之处,写作时要突出“问候”的与众不同。 4.并列结构 要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揭示出来。写作时要二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比如2024年中考福建卷以《看月与探月》为题,首先要确定“看月”和“探月”之间的关系,“看月”可能是“探月”的起点,“探月”则是对“看月”这种初步感知的深化和拓展。 二、剖析题目言外意 有些作文题目较含蓄、复杂。遇到这类作文题目,不能就题论题,不能只看表面解释,而要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在审题时,需要透过字面意思,揭示其包含的言外之意(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以精准破题立意。比如2024年中考云南卷(题1)以《走在山坡上》为题,题目中的“山坡”可以是自然界的山坡,也可以是挫折、困难、失意等精神层面上的山坡。 审题时应注意:(1)有些题目既可以写原有之意,也可以写言外之意。(2)有些题目很难写本意,只能写言外之意。如果写本意就会肤浅,只有写言外之意,才能产生深入人心的效果。 三、看清题中限定语 审题时,我们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提示语和相关的写作要求,写作限制在这些部分均有所体现。一般包括文体限定、具体话题、中心限定、人称要求、数量限制、时间空间、字数要求、保密信息等。 1.审限制条件 有一些作文题目需要注意限制条件,如果不留意,就会变得审题不清。具体说有三种情况:范围限制、修饰词限制、文体限制。 (1)范围限制:具体表现在时间限制、地点限制、对象限制、数量限制等。比如2024年中考吉林长春卷(题1)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为题,“你”限制了写作对象的范围,“一个”限定了数量,“好”则限定了“消息”的性质。又如2024年中考甘肃卷(题2)以《家门口的故事》为题,“家门口”限制了写作范围,“故事”表明要写作记叙性的文章。 (2)修饰词限制:这里要强调副词对题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