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4589

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4840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8张,语文,七年级,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太空一日 第22课 杨利伟 目录 学习目标 壹 重点难点 贰 课堂导入 叁 探究新知 肆 课堂练习 伍 知识总结&课后作业 陆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识记重点字词。 2.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蕴含的情感。 3.学习我国航天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英雄气概和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识记重点字词。 2.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重点语句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 1.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重点语句蕴含的情感。 2.学习航天员的英雄气概和的科学态度,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否曾在夏夜仰望星空,幻想过自己乘着飞船穿越云层?是否好奇过在失重的太空中如何吃饭睡觉?是否想象过从三百公里高空俯瞰地球时,心脏会怎样剧烈跳动?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太空一日》的震撼现场———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特效场景,而是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用生命书写的真实日记。当火箭点火瞬间4.5吨的推力压向胸膛,当太空舱突然传来"咚咚"的敲击声,当返回舱与大气层摩擦烧成火球,这些惊心动魄的细节都将从字里行间喷薄而出。准备好你们的航天头盔,让我们启动这趟天地往返的阅读之旅,在字宙的浩瀚中感受中国航天人的勇气与智慧! 探究新知 1.了解背景,检查预习。 3.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2.梳理内容,感知形象。 1.了解人物,积累字词。 认 识 作 者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特级航天员。 1965年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2003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获颁“航天功勋奖章”。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基本信息 身份地位 生平经历 知 识 积 累 了解作品 课文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 《天地九重》是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亲笔撰写的自传,记录了他从普通少年成长为“航天英雄”的奋斗历程。书中首次披露了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中惊心动魄的太空21小时,包括火箭共振的生死考验、神秘太空敲击声的未解之谜,以及从太空俯瞰地球的震撼体验。 知 识 积 累 了解背景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载入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 这次成功的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 学 常 识 文体知识 传记文学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 主要记述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质等,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资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 基本特征:①真实性。②文学性。 检查预习 炽热(chì) 负荷(hè) 屏息(bǐng) 遨游(áo) 无虞(yú) 舷窗(xián) 确凿(záo) 弧度(hú) 紧绷(bēng) 五脏六腑(fǔ) 轮廓(kuò) 刹那(chà) 共振(zhèn) 摩擦(cā) 红晕(yùn) 俯瞰(kàn) 形近字:弧-孤-狐、振-震、腑-俯 多音字:荷、屏、刹、晕、绷 易错字:遨、虞、炽、舷、凿、廓、瞰 检查预习 遨游:漫游;游历。 无虞:漫游;游历。 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