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8169

第三单元写作任务 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课件(共4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8536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三,42张,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写作任务 高中阶段,能够清晰地说明事理尤为重要,本次单元写作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乐毅、羊祜、诸葛亮、谢安、韦睿、岳飞等,儒将也。”———郑观应《盛世危言》 何为儒将?如果让你清晰地阐明这一事理,你认为,要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从哪些方面来说?举哪些例子?怎么将事理说得更深入全面?写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事理说明文的写作要求,掌握写作技巧。 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与结构安排,熟悉说明方法。 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思维方法,并在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 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做到清晰地说明事理。 *注: 课件参考现代教育-出卷网-的《高分作文技法突破》高中基础版 第七章 基础知识储备 方法技巧指津 典例写作示范 单元写作训练 基础知识储备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分为: 2.根据说明语言特色与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 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重在介绍事物的特征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回答“是什么” 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重在揭示事物的本质 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回答“为什么” 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 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 表现为由总到分、 由分到总、 由总到分再到总。 如梁思成的 《中国建筑的特征》 在主体部分即采取先分后总的结构。 1.总分式 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 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培根的 《论读书》, 三个部分分别说了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好处, 就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 2.并列式 后面内容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逐步深入展开的, 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 原因到结果等等。 如竺可桢的 《向沙漠进军》 逐步阐述了 “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 “进军的前景如何” 等重大问题, 就是采用了递进式的结构。 3.递进式 【附1】说明性文章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出实际例子来说明事物,使事物具体化,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 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 (《中国建筑的特征》)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斗拱……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 (《中国建筑的特征》)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 (《中国建筑的特征》) 列数字 打比方 用可靠准确的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以便读者理解。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