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2441

8.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933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因式,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边长是方程(x﹣2)(x﹣4)=0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1 B.11或13 C.13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若实数满足方程,那么的值为( ) A.或4 B.4 C. D.4或 3.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解为(  ) A.x1=2,x2=﹣3 B.x1=﹣2,x2=3 C.x1=﹣2,x2=﹣3 D.x1=2,x2=3 4.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则方程的解为( ) A. B. C. D. 5.如图,将边长的正方形沿其对角线剪开,再把沿着方向平移,得到,若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则它移动的距离等于( ) A. B. C. D. 6.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为0,则m的值为(  ) A.1 B. C.1或 D.0 7.k是常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x+1)=k(k+1)的解是(  ) A.x=k B.x=±k C.x=k或x=﹣k﹣1 D.x=k或x=﹣k+1 8.方程的解是( ) A.2 B.3 C. D. 9.两个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与x2+ax+a=0只有一个公共根,则( ) A.a=b B.a-b=l C.a+b=-1 D.非上述答案 10.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所以或 B.,所以或 C.,所以或 D.,所以 11.方程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长,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2 B.15 C.12或15 D.18或9 12.下面是赵明同学在一次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其中正确的是( ) A.若,则 B.方程的解为 C.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是1,那么 D.若分式的值为零,则或2 二、填空题 13.已知,则 . 14.图形甲是小明设计的花边作品,该作品是由形如图形乙通过对称和平移得到.在图乙中,△AEO≌△ADO≌△BCO≌△BFO,E,O,F均在直线MN上,EF=12,AE=14,则OA长为 . 15.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方程的根,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是 . 16.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第三边的长是方程的根,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 17.化下列各式为(x+m)2=n的形式. (1)x2-2x-3=0 . (2) . 三、解答题 18.解下列方程: (1); (2). 19.解下列方程: (1); (2). 20.解方程 (直接开平方法) (因式分解法) . 21.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 22.计算 (1) (2)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解方程,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它的解法通常是: 设,那么,于是原方程可变为 ①,解得. 当时,,∴; 当时,,∴x=±2; ∴原方程有四个根:. (1)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_____法达到_____的目的,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2)解方程. 24.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解方程:, 解:把视为一个整体,设, 则原方程可化为:, 解得:,, 或, ,, 以上方法就叫换元法,达到了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请仿照上例,请用换元法解答问题: 已知,求的值. 《8.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B D C C D A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1.C 【分析】由两数相乘积为,两数中至少有一个为求出方程的解得到第三边长,即可求出周长. 【详解】解方程(x﹣2)(x﹣4)=0,得:x=2或x=4, 当x=2时,2,3,6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 当x=4时,3,4,6构成三角形,周长为3+4+6=13.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设,则原方程变为,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两个根,再根据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 ∵, ∴, ∴, ∴, 解得或, ∵, ∴,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知换元法是解题的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