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5道小题。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 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小语同学准备以“守护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激活时代活力”为主题做公众 号推文,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一)济明,既蕴含周而复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熬之道,也承载着中 华民族慎终追远的精神信仰。文化根深蒂固,情感绵延相续。它在万物滋长、春 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提醒我们驻足回望,与逝去的亲人、先贤进行沟通与交流。 于我们而言,既要恪(kè)守传统,溯源寻极,从中汲取优秀因子,也当积极 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比如。大量焚烧冥线、香烛,不仅使本应清朗静穆的 祭奠变得乌烟瘴气、一片喧嚣(xiā0)。看似排场热闲的祭扫万式,其实与现代 文明风尚相得益乾,糟粕陋习理当摒弃。洒怀祭奠重在于“心”,寄托哀思、继 承遗志、表达情愫的方式应与现代精神文明的要求契(qiè)合,祭扫的形式当 与时俱进。近年兴起的网络祭扫、时空信箱等等,人们怀念先人的载体更加丰富, 在感谢岁月、珍惜生命、释放情愫中,砥(d)砺前行,获得更强的前行动能。 1,文段中标注的四个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格(kè)B.器(xiao)C.契(qièD.砥(di)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滋长 B.溯源 C.汲取 D.湎怀 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不恰当的是(2分) A.周而复始B根深蒂固C.相得益彰D.与时俱进 (二)春节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春节申遗成功,也受到人们特殊的关 注。()千百年来,中国人都在参与传承春节文化、丰富春节内涵、创造春节 形式。(2)作为人类非遗的春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民族节日,还是人类共 辛的文化遗产。每逢春节前后,(3)全世界华人都会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 祥、团圆和谐的主题欢庆这一佳节,全球约15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4) 越来越多不同成长背景的男女老少,通过参与春节文化活动,收获有关文化多样 性和“天下一家”的深刻体验。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春节民俗发 生了不少变化,如微信红包、短视频拜年、旅游过年等等。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 春节需要更多的仪式感,一些年俗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恢复的。但就大多数人的体 会而言,年味儿不仅仅是在饺子和压岁钱里,更在人们心里。 4.找出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2分) A.(1) B.(2) C.(3)D.(4) 5.小语的爷爷觉得现在过节的味道越来越淡了,他认为原先的传统做法要原汁原 味地保留。请借助(一)(二)两个文段中的相关内容劝说爷爷合理认识这个问 题。(不少于80字)(4分) 6.名句填写(6分) (1) 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页共7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