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4687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99051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PPT,21张,课件,师大,5课时
  • cover
(课件网) 《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说课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 说教材 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说 教 材 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的第5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如购买文具、图书等)引入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列竖式计算等方式,理解连续进位的过程,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这一内容既是对前一课时知识的深化,又是后续学习三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体现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与递进性。 知识层面 能力方面 说教材(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能力,但连续进位时容易因进位叠加导致计算错误或书写疏漏。 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需要通过直观操作(如摆小棒、画图)强化对算理的理解。此外,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初步形成,但需教师明确任务指导,避免讨论流于形式。 1 2 通过动手操作和竖式对比,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通过错例辨析和小组讨论,养成规范书写、逐位检查的习惯,提升计算准确性。 说教材(教学目标) 说教材(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连续进位时“满几十进几”的计算步骤及竖式书写规范。 难点 正确处理进位叠加问题,避免漏加进位数或重复进位。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购书情境)、直观演示法(小棒操作)、错例分析法。 学法:自主探究(尝试列式)、合作学习(讨论进位规律)、对比归纳(总结算法)。 说教学方法 教师 教具:课件(含动态竖式演示)、小棒(每小组一捆)。 学生 (课前准备) 练习本、数学书、红笔(用于订正)。 3 说教学过程 5 6 7 2 1 4 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换位思考,加深理解 课前体验,分享感受 模拟体验,加深感受 分析情景,学会尊重 总结升华,回应课题 新课导入 用竖式计算。 27×2= 54 19×3= 57 5×18= × 2 2 7 4 5 × 3 1 9 7 5 × 5 1 8 0 9 1 2 4 90 有9辆这样的客车,每辆车准载客35人。 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35×9= (人) 探究新知 35×9= (人) 小组活动: 1.算一算:自己尝试计算35×9; 2.说一说: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35×9= (人) 方法一 35=30+5 30×9=270 5×9=45 270+45=315 315 答:最多可以载客315人。 35×9= (人) 方法二 3 5 × 9 5 4 1 3 315 答:最多可以载客315人。 9乘3的积加4,结果又该怎么写? 议 一 议 怎样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1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 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3 47×5 1.用竖式计算。 32×6 7×63 5×46 =235 4 7 × 5 5 3 3 2 3 2 × 6 2 1 9 1 =192 6 3 × 7 1 2 4 4 =441 4 6 × 5 0 3 3 2 =230 练习巩固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主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计算时要注意……” 教师补充强调:“连续进位需步步为营,进位数要写在竖式对应位置。” 情感升华: “数学计算就像盖房子,每一步都要扎实,才能建成稳固的高楼。” 布置作业 1、必做题:课本第28页第3题(计算:27×4、58×3)、第5题(应用题:每箱苹果重15千克,8箱共重多少?)。 2、选做题:自编一道连续进位的乘法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兼顾基础与拓展,选做题鼓励创造性思维。 说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1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 计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