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4770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三)及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484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学期,期中,模拟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三)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2题。 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寞,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萧索。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róng) _____起来。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放眼苏州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青色(cāng)_____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yáng)_____,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憩的时候,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jìng)_____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格提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雍(róng) ____②(cāng) _____茫 ③飞(yáng) ____④明(jìng)____ 2、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山色不寒 ②绿意犹存 ③树头枝梢 ④仿佛五彩着色 ⑤层林尽染 A.①⑤④③② B.①④②③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①④⑤②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 有一只风筝,就能满足一个孩子所有的快乐。高天上的风筝,舞步 ,伴着风儿轻点足尖。地上的人,看悠悠流云游走,看 的风筝渐渐高去。看得久了,有一种感觉 :是风筝在飞,也是自己在飞。 A.只要 翩翩 摇曳 油然而生 B.如果 翩翩 摇摆 不期而至 C.只要 姗姗 摇摆 不期而至 D.如果 姗姗 摇曳 油然而生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些出版单位急功近利,出版的童书内容良莠不齐,画面也不够精美。 B. 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C. 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还有800多天,亚运会筹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D. 网络主播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或许不难,但要聊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也并不简单。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土“的理念”) D.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 (2)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人生路上,牵挂满怀。李白以“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奇特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牵念; (4)《次北固山下》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向阳中学七年级三班准备开展以“百年伟业红色传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7.请你围绕此次活动主题设计三种活动形式。(2分) 示例:召开“学党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