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5772

专题2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32224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选择性,2019,苏教版,3份,练习
    第二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构造原理)。2.熟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及洪特规则。3.会正确书写1~36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构造原理 电子是按一定顺序填充的,填满一个能级之后再填下一个能级,这种规律称为构造原理。 2.构造原理的三大内容 (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据_____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_____的轨道,这样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电子填充轨道的顺序如图: (2)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_____自旋状态_____的电子。s,p,d,f轨道的原子轨道数分别为1,3,5,7个,分别最多能容纳_____, _____,_____,_____个电子。 (3)洪特规则 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在_____的原子轨道上,且自旋状态_____,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_____。 如2p3的电子排布为,不能为不能为或。 (4)洪特规则特例 当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排布为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状态(p0、d0、f0)时,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例如,铬(24Cr)的外围电子排布是3d54s1(3d、4s轨道均为半充满),而不是3d44s2;铜(29Cu)的外围电子排布是3d104s1(3d全充满、4s半充满),而不是3d94s2。 1.某同学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时,把基态15P的电子排布式写成了1s22s22p63s23p3p,他违背了(  ) A.能量守恒定律 B.泡利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 D.洪特规则 2.下列有关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中,能量最低的是(  ) 3.(2023·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同学给出基态O原子的2p电子的轨道表示式,则违反了泡利原理 B.若21号Sc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则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 C.铍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原理 D.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p2p,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1)概念:将轨道上所排布的电子数标注在该轨道符号右上角,并按照电子层增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 (2)表示方法:基态L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Al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 ①简化电子排布式: 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烦琐,把内层电子已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写成“原子实”,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得到简化的电子排布式。如基态硫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_。 ②外围电子排布式: 在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中,省去方括号与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后剩下的部分称为外围电子排布式。基态硫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 2.轨道表示式 (1)概念:将每一个原子轨道用一个方框表示,在方框内标明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称为轨道表示式。 (2)表示方法:方框表示一个原子轨道, “↑”或“↓”区别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3)实例:以基态硅原子为例,轨道表示式中各符号、数字的意义如图所示。 3.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1)简单原子 按照轨道能量顺序将电子依次填充到能量逐渐升高的轨道中。如:6C:1s22s22p2 10Ne:1s22s22p6 17Cl:1s22s22p63s23p5 19K:1s22s22p63s23p64s1。 (2)复杂原子 对于较复杂的电子排布式,应先按能量最低原理从低到高排列,然后将同一层的电子移到一起。 如:26Fe:先按能量从低到高排列为 1s22s22p63s23p64s23d6,然后将同一层的排列在一起,即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 (3)特殊原子 ①24Cr:先按能量从低到高排列为 1s22s22p63s23p64s23d4,因3d5、4s1均为半充满稳定状态,因此需要将4s2的一个电子调整到3d轨道,得1s22s22p63s23p64s13d5,再将同层的排到一起,即该原子的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