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索乐园》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探索乐园》单元是从数与代数的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 1.探索用数字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 2.探索在图形上填数问题中隐含的规律和思考方法。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1.能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事物的简单规律,能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简单规律。 2.能根据图形上给出的数据和要求填数,能解释填数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探索乐园”共安排了两个主题内容,一是发现生活情境中事物的简单规律并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规律,二是探索图形上填数问题的规律和思考方法。 (三)学生认知情况 第一课时是在一年级上册“探索乐园”学生能发现、表达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1.能用语言描述事物中的规律,能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的排列规律。 2.在探索在图形上填数的活动中,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数感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3.积极参加观察、交流活动,了解可以用字母、数字或图形表示同一个有规律的事物,感悟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规律的普适性;能依据问题的规则运用数与运算推出结果,并清楚地表达思考过程,养成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能够发现规律并解决有关简单规律的问题。 2.能够找出图形中隐含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难点: 1.能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 2.明确数图结合问题的解题思路,发展模型意识。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探索用数字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是《课标》第一学段“数量关系”主题下探索规律的内容要求;探索在图形上填数问题的规律是百以内加减运算知识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教材安排了两个课时 第1课时:教材以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超市开业为背景,给出超市门口用彩旗、彩带、鲜花灯笼等有规律装饰的情境图,用兔博士的话提出问题:你观察哪些有规律的事物?教材用学生交流的方式说出彩旗和彩带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并抽出有规律排列的图。然后,免博士介绍:彩旗和彩带排列的规律可以用字母或数字表示,并用字母表示彩旗的规律,用数字表示彩带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了用字母和数字表示的有规律排列的两组物品,第(1)组是按规律排列的两种颜色的闹钟图,图下对应重复出现字母“A,A,B”;第(2)组是按2只、4只、6只有规律排列的瓢虫图,图下对应重复出现数字“2,4,6”。“练一练”安排了三道找规律的练习题。 第2课时:教材以“按要求填数”为题目,设计了两个填数问题。 在三角形的顶点和边上填数,给出三个数,提出要求:在〇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都等于30。教材用免博士的话启发:这样有趣的填数题该怎样解答呢?用红红的话给出解答问题的思路:要从有两个数的边开始推算……同时给出范例:根据三角形下面一条边有12和8两个数,先算12+8=20,再算30-20=10,在三角形下面一条边的 〇里填出10。 (2)给出中间是22的“十”字图,提出要求:在 〇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横、竖三个数相加都等于54。大头蛙提问:这个填数趣题中只给了一个数,怎么办呢?教材用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亮亮说:“54-22=32,只要横、竖两个〇里填的数相加都等于32就可以啦!”接着蓝灵鼠说:“这个题的答案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