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0524

贬谪诗——解读文人向上姿态 课件+教案+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4次 大小:93399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贬谪,解读,文人,向上,姿态,课件
    (课件网) 解读文人向上姿态 ———聚焦中考“贬谪类”诗歌 入场券 1.李白,字太白,号 居士,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 。 2.韩愈,字 ,唐代 的倡导者,被后人尊称为“ ”之首,后人将其与 、欧阳修、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3.刘禹锡, 代文学家,字 ,有 之称,写就 等名篇。 4.苏轼,字 ,号 ,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青莲 浪漫 “东坡居士” 退之 “古文运动” 梦得 唐 柳宗元 唐宋 八大家 子瞻 《秋词》 “诗豪” 1.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3.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入场券 万古惟留楚客悲 零落成泥碾作尘 独怆然而涕下 拣尽寒枝不肯栖 我言秋日胜春朝 《行路难》李白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定风波》苏轼 为你读诗 选择其中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有感情诵读。 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他才高志大,本想干一番大事。然而他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李白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临别之时,求仕无望的李白深感仕路艰难,愤慨写下了《行路难》。 韩愈因写就《谏迎佛骨表》,劝阻唐宪宗迎佛骨入宫廷供奉,指出信佛于国无益,自东汉以来信佛帝王均短命,触怒皇帝,几近处死。经人说情,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内心的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遇。此前,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被贬,长期的贬谪生涯让他历经磨难,饱尝世态炎凉。白居易在宴席上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与刘禹锡,对其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写这首诗回赠白居易。 苏轼因“乌台诗案”身陷囹圄,被贬黄州。初到黄州,居无住所,临时借住在黄冈东南的定慧院。此时,他经历着物质生活的困顿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内心寂寞、失落,甚至对外界产生恐惧,常常只在夜晚出行,本诗便是他在此种心境下所作。 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一场遇雨事件触发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这是他在“乌台诗案”后,对人生、社会和自己进行的一次心灵洗礼与反思,由此写下了这首词。 写作背景回顾 “在巨大的政治乱局中,最痛苦的是百姓,最狼狈的是诗人。” ———余秋雨《中国文脉》 鉴赏品析 狼狈即困苦、受窘 篇目 关键句 语言(炼字析词) 表现手法 情感 《行路难》 李白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停”“投”“拔”“顾”连续动词; “茫然”形容词 反衬;对比;象征;用典;反复;反问。 苦闷 抑郁 急切 不安 痛苦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九重天”“路八千”数量词; “横”“拥”动词 对比; 象征; 借景抒情 悲愤 凄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凄凉”形容词 “二十三”数量词 “弃”动词 “空”副词 用典 辛酸 愤懑 思念 怅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定风波》 苏轼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2.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3.穿林打叶声;风雨 “缺月”“疏桐”意象; “穿”“打”动词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象征; 双关 孤寂 诗人的困苦是怎样通过诗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