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2454

5.4 核裂变和核聚变(共24张PPT)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10-2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6290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二,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原子核与核能 第4节 核裂变和核聚变 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较小的核合并成中等大小的核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释放出能量。核电站以及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利用的就是这些核能。在这些装置中,核能是怎样被转化和使用的呢 秦山核电站 原子弹 1.知道什么是裂变、聚变和链式反应,知道链式反应和聚变的条件。 2.会书写裂变和聚变方程,会利用质量亏损计算裂变和聚变产生的核能。 3.了解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知道如何控制核反应的速度。 一、重核裂变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用中子轰击铀核,发现铀核分裂成质量相近的两部分,并释放出能量。科学家从生物学的细胞分裂中得到启示,把这种核反应过程称为核裂变。核裂变是释放核能的方法之一。 为什么会发生裂变呢? 科学家认为,中子击中 后,将复合成 ,且处于高激发状态。 要发生形变,从一个接近球形的核变为一个拉长的椭球形的核,核子间的距离增大,核力迅速减小,不能抵消质子间的库仑斥力从而不能使核恢复原状, 就分裂成两部分,同时放出中子。 裂变示意图 铀核的裂变 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了裂变。 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 典型裂变 生成钡(Ba)和氪(Kr),同时释放三个中子 1个 裂变为 和 释放的能量计算 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了Δm=0.2153u,释放的能量 ΔE=0.2153×931.5 MeV=200.55 MeV 1kg的铀235全部裂变,释放出的核能相当于两千余吨标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铀核裂变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巨大。 科学书屋:核裂变的发现 1934年,在中子和人工放射性发现的启发下,费米用中子轰击铀238,得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费米误认为这种新元素是原子序数为93的超铀元素。后来证实费米的结论是错误的。 1938年,约里奥一居里夫妇用慢中子照射铀盐,分离出了类似镧(Z=57)的放射性元素。他们对中子与铀(Z=92)发生反应生成核电荷数与铀相距很远的镧感到疑惑。 德国科学家哈恩等人看到了约里奥一居里夫妇的实验结果后,重复做了有关实验,不仅肯定了镧的存在,而且发现了放射性钡核(Z=56)。哈恩将这个结果告诉了迈特纳,这位奥地利女物理学家认为:铀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两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就是核裂变。哈恩因发现核裂变现象而获得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核裂变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轰动,许多科学家投入到重核裂变的研究中。不久,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链式反应的可能性,为人类应用原子能打开了大门。 二、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能否持续,与铀块质量和体积是否有关? 原子内部的空隙很大,如果铀块不够大,中子在铀块中通过时,很可能打不到铀核而跑到铀核外面去,链式反应不能继续。 只有当铀核足够大时,裂变产生的中子才有足够的概率打中某个核,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 1.定义:在U核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同时,平均每次可以放出 个中子,这些中子称为第1代中子,如果其中至少有一个继续轰击U,使之发生裂变,就能产生第2代中子,这样不断继续下去,中子会不断 ,裂变反应就会不断加强,就形成了裂变的链式反应。 2~3 增加 2.临界体积: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 体积称为临界体积。 最小 发生链式反应的条件:铀块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或者铀块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 二、链式反应 反应堆:通过可控制的链式反应 来释放核能的装置。 1.核燃料:浓缩铀235 2.减速剂:石墨、重水、普通水,使中子减速,易于捕获 3.控制棒:镉,吸引中子,控制链式反应的快慢 核燃料发生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使反应区温度升高。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去,用于发电,同时也使反应堆冷却。 核反应堆: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装置 太阳是靠什么为地球生命提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