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3578

2025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知识清单 精选习题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49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
  • cover
2025中考复习: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知识清单+精选习题 一、作者相关 “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短篇小说《柳家大院》,剧本有《茶馆》《龙须沟》等。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二、创作背景 小说《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此时的旧中国,北洋军阀割据,时局混乱,整个中国旧社会黑暗、畸形、失衡,人民生活贫苦,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背景材料。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 1936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断润色祥子的形象。山东大学闹了学潮,老舍辞去教职,专心地投入到《骆驼祥子》的写作中。1937年1月,小说在《宇宙风》连载。 三、作品主题 书名含义: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主题: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骆驼祥子》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直至梦想破灭和最终堕落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凄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以祥子为代表的旧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自身处境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事实。】 四、主要情节概括(“三起三落”)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健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并把买车的这一天定为自己的生日。(一起)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十来个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一落)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35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