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卷上无效)》 积累与运用(19分) 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1.古诗文默写(10分)》 (1) ,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2)悠哉悠哉, 。'(《关雕》) (3) 一,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陶渊明《桃花源记》“ ”以老人小孩都愉悦生活, 展桃源生活和乐之美。 (5)(子衿》诗中“ ▲ ”两句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 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生动刻画出思念的焦灼与绵长。 (6)好朋友因家庭原因要转到另一所学校去,要离开你,请你用连续的两句古诗宽慰对方: 2.根据语境,回答问题。(6分) 徐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从 到▲,从▲工,到云龙山水的秀丽风光,徐州文化犹如一部厚重的书卷,等待着 人们去翻阅、去探寻。 徐州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一些传统技艺代代传承。比如徐州香包,那精美的刺绣、独 特的造型,无不展现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徐州的历史文化街区,遗留着许多战争的痕迹,漫步其 间,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战火硝烟。那些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生活在这里(A),散发着独特的 mi(▲)力。徐州的汉文化景区,以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内通,成为吸孔众多游 客前来观光和学习的好地方之二的景点。而徐州的饮食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地锅鸡、羊方 藏鱼等美食,(B)着徐州人的豪情与质朴… 徐州的文化是一部史书,记录着古老的故事;徐州的文化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徐 州的文化是一首激昂的战歌,传唱着楚汉的英雄气魄。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加拼音。(2分) 承载(▲) mei(.▲)力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A.·▲(水乳交融交相辉映) B (蕴含蕴藏) (3)修改文中画曲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3.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彭祖的养生之道②汉画像石的古朴艺术 ③楚汉相争的烽火岁月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凝国扫猫全能王 然病g人银直用的日量时 二 阅读(58分) (一)阅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5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假尔远逝,往来翁忽,似 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什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情枪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谭记》) 【z】 黄风之地多什,大者如橡”。刳2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康而工省也,因作小楼 二间。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 也。 公退之暇,被鹅凳,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欢坐,消遣世虑。待其酒力醒,茶烟歌, 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噫!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 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节选自王禹僻(黄岗小竹楼记》) 注释:①椽(chun):架在屋顶承受屋瓦的木条。②刳(kū):剖、削。③华阳巾:道士所戴的头巾。 ④嗣:继承。⑤庶:表示希望或可能。 4,给文中画线句画出正确的朗读停顿。(限2处)(2分)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5.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心乐之 (2)皆竹楼之所助也 (3)不可久居 (4)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分) (2)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3分) 7.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