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5613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6569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北省,语文,答案,扫描,试卷,调研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语文评分说明 1.(2分)ku a ng皎惘qi 2.(2分)①D ②B 3.(2分)示例:乙图,是我不想日夜加班,请随手关电灯,节约用电。 丙图,别让我一直流泪,请关闭龙头,节约用水。 4.(3分)(1)(1分)“频”改为:濒“重”改为:踵(1分) (2)(2分)缺宾语,句末加“责任”。(2分) 5.(3分)示例:妈妈,您别担心。(1分)参与低碳宣传活动并不会影响我的成绩。参与这个活 动我能学到很多知识,培养我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我会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前提下,继续为 倡导低碳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您就放心吧。(2分) 6.(8分)①青青子佩②钟鼓乐之③海内存知己④天涯若比邻 ⑤欲济无舟楫⑥ 端居耻圣明⑦设酒杀鸡作食⑧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7.(2分)选A。答到两个字在这一联中押韵,给1分。选C不得分。 选B。“满”字便描绘出晨露之大,而“虚”字写出在细雨迷朦笼罩之中,整座房子仿佛隐隐约 约,似见非见,侧面衬托,浓重的露珠可以弓|起人们视觉上的变化。(1分)露水的写出了景物 的凄凉,烘托人物忧伤的心情。(1分)“满”“虚”一仄一平声,符合律诗对偶的特点。“虚” 也符合全诗的韵脚。(1分)(任答出2点即可) 8.(2分)《春夜别友人》尾联诗人向友人袒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议政,倾吐自 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分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是真挚的友谊不会因 距离的遥远而变淡,表现了诗人内心豁达,乐观而豪放的心胸。 9.(3分)深好像② 10.(2分)B 11.(2分)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 12.(4分) (1)顺着小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时隐时现。 (2)从山门向右转弯,找到一条石径,走了几步,听到如疾雷般的声音,心里感到惊悸。 13.(3分)【甲】文:从“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 高兴的,从后面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看出作者久谪远荒的凄凉、孤寂、哀怨的心情。 【乙】文:从“闻疾雷声,心悸”可以看出作者的害怕,从后面的“山行之极观也”"“而犹不忍去” 可看出作者喜爱和赞叹之情。 14.(2分)C. 15.(3分)①发生了瑞利散射②地形因素③紫色是道家最推崇的祥瑞之色 16.(2分)这种类似“紫烟”景象形成的原因和“日照香炉生紫烟”类似。首先,在阳光明 媚的秋日,天气很好,少云少雾,空气中颗粒状介质少,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其中的紫光和蓝光 由于波长较短,在瑞利散射下散射较多。而人眼对蓝色更敏感,但也能感受到紫色光,所以会看到 类似紫色的光霞。另外,山谷地形复杂,气流可能形成涡旋或湍流,阳光照进这些气流时不断产生 散射,使得这种“紫烟”效果进一步加强,就容易被我们观察到。 17.(2分)①再闻鼓声忆往事 ④花鼓队伍夜游行 18.(2分)介绍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暗示当时人们文化生活匮乏,侧面烘 托打花鼓对当时人们的珍贵性和重要性;与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做对比,反映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19.(4分)(1)窜字在这里意为“往上冲”,表现了我急于唱几句花鼓词的心理。进而表现我对花鼓 的喜爱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举着火把的花灯队”比作“蜿蜒游动的火龙”,形象的表现了山路 的曲折和花鼓队的声势浩大,侧面表现花鼓队伍行走的艰难,表现了人们对花鼓的喜爱和我对这支 队伍的赞美。 20.(4分)本文结尾引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充实文章内容,使文章具有文学性。 表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豁达、好政策的颂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展望,对故乡的不舍与思念。(2 分) 《安塞腰鼓》的结尾以动衬静,营造出寂静、高远的意境。早晨的“鸡鸣”写出人们对未来的充满 希望,对新生活充满憧憬。(2分) 21.(2分)①C(说文解字)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