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7229

8.现代文阅读(说明文)-【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广东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659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考,答案,广东,专题,复习,二轮
  • cover
8.现代文阅读(说明文)-【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广东版)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蜻蜓跨海和白蚁建塔 汪品先 ①要讲小型生物的故事,还是得要有昆虫的大小,才能产生“惊世骇俗”的社会影响。 ②最值得介绍的是蜻蜓,特别要提出的是黄蜻。科学家发现,一种黄蜻能够从非洲飞到印度,甚至还进一步飞到了日本,等繁殖以后,下一代的蜻蜓又从印度飞回非洲。试想一只总共才0.3克重的蜻蜓,哪有那么多能量储存在体内,能够对付2000千米的越洋飞行? ③关键在于蜻蜓在飞行上有“特异功能”。黄蜻翅长而窄,飞行能力很强,一秒钟可以飞10米,飞行中既能突然回转,又能直入云霄。对于上千千米的越洋飞行,科学家做了试验和模拟,认为是风力和滑翔成全了蜻蜓的凌云壮志。即便如此,一不靠卫星定位、二不用气象预报就能飞越印度洋,蜻蜓的航空能力人类只能佩服。 ④也许更加令人钦佩的,是昆虫在建筑工程方面的高水平,特别是蜂和蚁这两类社会性小动物在建造自己“公馆”上的才能。 ⑤蜜蜂的巢房,就是鬼斧神工的神奇建筑物。世界上的蜂巢都是由一个个六边形的房室组成,封盖在巢中的是自然成熟的蜂蜜。这无数个大小相同的房室都是正六边形,而令人惊讶的是,房室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每个菱形有四个角,200年前就已经发现:两个钝角都是110°,两个锐角都是70°。不可思议的是,世界上所有蜜蜂的蜂巢都是按照这统一的角度和模式建造的。这种强度高、分量轻,有利于隔音和隔热的蜂巢结构,现在从航天飞机到人造卫星都在广泛采用。 ⑥当我们为蜂巢结构喝彩叫好的时候,可别忘了还有更高水平的昆虫建筑师,那就是白蚁。白蚁的土丘,就是它们业绩的丰碑。白蚁成群生活,上百万只白蚁在地上建造一座土丘,用复杂的通道系统连接地下居住的巢穴。在非洲草原和森林区,可以看见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白蚁丘,矮的1-2米,高的8-9米,最高的达到12.8米,就像耸立在草原上的高塔。这土塔的质量不凡:白蚁丘的原料是土,全是靠着工蚁用自己的唾液粘起来的,类似于中国古代造长城用的“糯米灰浆”,是十分坚固的“有机水泥”。“白蚁塔”底下还有可以深达4米的巢穴,可见工程之伟大。 ⑦可是白蚁塔的妙处还不在外表,而是在里面。想象一下非洲草原的夏季高温,闷在塔里的白蚁们如何生存?地面的土丘相当于肺,主要用于通风,中央是个“烟囱”,有四通八达的管道网通到土丘表面的小孔。有风吹过的时候,风可以通过小孔进入土丘内部,经过弯弯绕绕的管道到达巢穴中央,替换陈旧的空气,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得到充足的氧气。白天土丘表面加热,靠近土丘表面管道中的气流上升,沿着“烟囱”推动较冷的气流下沉,到达巢穴中央;夜间气流发生逆转。白蚁塔的“空调”系统,不但使科学家们赞叹不已,连设计师们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⑧读者也许会问,这样复杂的工程,有谁在组织、指挥吗?动物的社会组织和感知世界,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科学研究加以揭示。 (节选自《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精神》,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力和滑翔成全了黄蜻能够从非洲飞到印度,再从印度飞到日本。 B.蜂巢房室是正六边形,底部菱形的两个钝角都是110°,两个锐角都是70°。 C.白蚁巢包括地上土丘和地下巢穴部分,之间用复杂的通道系统进行连接。 D.第⑥段画线句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说明蚁丘质量不凡。 2.昆虫产生了哪些“惊世骇俗”的社会影响?请结合选文概括。 3.根据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A地建筑适合蜂巢式结构,还是白蚁塔式结构。 【链接材料】 A地处于地震活跃地带,大部分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