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7331

13.文言文阅读-【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全国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184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复习,答案,全国,专题,二轮,文言文
  • cover
13.文言文阅读-【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全国版)含答案解析 【甲】 少年行二首(其一) 王昌龄 西陵侠年少,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①急,单于寇井陉②。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③。 【注】①羽书: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②井陉:今河北井陉县。③燕山铭: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后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乙】 昌龄,字少伯,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又中宏辞①,迁校书郎。后以不护细行②,贬龙标尉。以刀火之际③,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④所忌而杀。 后张镐⑤按军河南晓愆期⑥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惭沮。 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与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有诗集五卷,又述作诗格律、境思、体例,共十四篇,为《诗格》一卷,又,《诗中密旨》一卷,及《古乐府解题》一卷,今并传。 自元嘉以还,四百年之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逮储光羲、王昌龄,颇从厥迹,两贤气同而体别也。王稍声峻,奇句俊格,惊耳骇目。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失归全⑦之道,不亦痛哉。 【注】①中宏辞:考中博学宏辞科。②不护细行:不注意小节。③刀火之际:指安史之乱的时候。④闾丘晓:唐亳州刺史。⑤张镐:唐肃宗宰相,参与平定安史之乱。⑥愆期:超过期限。⑦归全:善终。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校书郎(晋升、升职) B.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被) C.昌龄工诗(擅长) D.惊耳骇目(惊骇) 2.请给【乙】文中画“ ”的句子断句(在须停顿处画“/”,仅限3处)。 后 张 镐 按 军 河 南 晓 愆 期 将 戮 之 辞 以 亲 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 (2)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甲】诗的颔联。 5.结合【甲】诗中相关诗句,分析诗中“少年”的人物形象特点。 6.【甲】诗中“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一句写出了边疆战事的紧急。结合【乙】文中王昌龄的生平经历,简要分析他为何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 【乙】 夏完淳,字存古,华亭人。年十六,从其师陈子龙起兵太湖。子龙战败,完淳走吴易军为参谋。易败,复与吴圣兆连谋反正,被执至留都。叛臣洪承畴欲宽释之,谬曰:“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军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厉声曰:“吾当闻洪亨九①先生本朝人杰,嵩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当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承畴无以应,惟色沮而已。 时完淳妇翁②职方主事钱栴同在讯,气稍不振,完淳厉声曰:“今与公慷慨同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乎哉!”栴遂不屈,与完淳同死,完淳时年十八。 (节选自《夏完淳传》) 【注】①洪亨九:指洪承畴。②妇翁:指妻之父。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往之女家 女: (2)得志,与民由之 由: (3)从其师陈子龙起兵太湖 从: (4)惟色沮而已 惟: 8.选出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顺为正者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