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7848

14.名著导读-【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浙江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3794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复习,答案,浙江,专题,二轮,名著
  • cover
14.名著导读-【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浙江版)含答案解析 1.某同学经常因为各种烦恼陷入心灵的困境,请你推荐古诗文名句和经典名著,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与他共勉。 (1)从古诗文名句中汲取精神力量。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告诉我们即使处于人生低谷,也要执着追求理想。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启发我们不要被一时的困难险阻打倒,要相信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还能用“_ , ”时时鼓励自己,积极面对生活。 (2)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精神力量。从以下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谈谈我们能从中获得怎样的精神力量? A《简·爱》 B.《名人传》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根据要求答题。 2.请你仿照示例,从书单中任选两本名著,比较其中的英雄人物,发掘英雄特质。(可从人物经历、精神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 示例:我比较的英雄人物是《红岩》中的许云峰和《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朱德。他们都历经苦难,从普通人成长为英雄,他们身上也都体现出了为革命理想奋斗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许云峰幼年因生活所迫,到钱庄当学徒。后来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被捕入狱后,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宁死不屈。朱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深受地主压迫。他在长征中带领四方面军在川西北进行艰苦斗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书单:《红岩》《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飞向太空港》…… 3.请你选择以下辩题的正方或反方,结合以上书单里的名著内容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辩词。 正方:时代造就英雄 vs 反方:英雄造就时代 快节奏的今天,阅读还有意义吗?第二小组打算做一个“阅读的意义”探讨活动,现在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任务一:图文联读 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为什么依然要坚持阅读? 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本书。 ②这本书可能是《小王子》,陪伴了你度过最孤独的时刻。也可能是《活着》,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这些书籍犹如璀璨的星辰,驱走了我们内心的幽暗,伴随我们度过人生的起起落落。书与人类,犹如鱼与水,相辅相成,共同演绎着绚丽多彩的文明之歌。一言以蔽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未来的憧憬。 ③然而,如今有种论调甚嚣尘上——— ④“当代人,不爱读书了。” ⑤事实果真如此吗?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_____。 ⑥即使是日常生活已经被工作填满的打工人,也并没有放弃阅读。根据《2023年全国职场人阅读报告》的统计,有超过75%的职场人日均阅读时长高于半小时,近34%的职场人日均阅读时长高于1小时。 ⑦在追求快节奏的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依然要坚持读书? ⑧有人说,读书是为了开拓视野,跨越眼前的苟且。书籍如同一扇扇通向无尽智慧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世间万象,领略千古风情。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滋养心灵。在字里行间,我们邂逅着伟大的思想,感悟着深沉的情感,从而让内心得以丰润。有人说,读书是对自我的找寻。在书的世界里,我们“以人为镜”,得以参透人性的复杂与多样,进而找到真正的自我。 ⑨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为什么要读书”,有一点原因是毋庸置疑的———读书这件事,可以让人安心。“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毛姆的这句话,振聋发聩。 ⑩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人文的修炼。它让我们在浮躁的世界中,拥有一份宁静;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坚守一份纯真。 (节选自“之江文化中心”2024.04.18) 4.请你依据“2010—2022年中国人人均阅读量”统计图,补出文中画线处的信息。 5.小组同学计划把这幅漫画放入文中,请你判断应该放入哪一段?并说明理由。 A.第②段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