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8093

04.现代文阅读(议论文)-【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练(上海)(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785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上海,专题,复习,语文,中考
  • cover
04.现代文阅读(议论文)-【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练(上海)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好文章要高屋建瓴 梁衡 ①文章立意要有高度。什么是立意呢?通俗地讲,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 ②写作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说什么。一般来讲,作者要说的无外乎是一件事、一种思想、一种感情、一种景物、一种知识等等,所以文章经常分成了描写文、叙述文、抒情文、议论文。前提是这些景物、事情、道理都要有一个思想来贯穿,能立得起来,让人眼前一亮、一惊,可读、可叹,这就是立意。 ③人物、事件、背景、心情、相关的知识等等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一堆砖瓦材料,怎样才把“建筑材料”变成一座漂亮的楼房?在写文章前,作者脑子里事先应该有一个意图,就像建筑设计师画图一样。建筑师首先要解决的是房子的主体结构、梁、柱等。文章先要确立一个主题思想,如一座房子的大梁,要立意在先。主题确定之后,才会有后面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立意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图纸定不下来,这房子没法盖。 ④古人讲,文如看山不喜平,山峰总是有曲线的,如果是一条直线就不好看。就是说文章立意要高,要有棱角。像一座山,要有高峰凸起,给读者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王之涣有一首诗《登鹳雀楼》,非常出名。短短的四句诗,前两句描绘出一个宏大的场景,下面两句转而抒发内心的想法,那就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我们不断引用,正是因为它立意高远。 ⑤文章写作也是这样,当你拿到一堆材料后,要确定一个高屋建瓴的立意,方能把读者引领到一个新的视野。 ⑥也许同学们会说,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是不是也含有思想,日常写作时也能找到高一点的立意?有的,就看你会不会去发现和提炼。下面我举一个小例子。 ⑦北京某中学一个数学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是现场直播。她怕学生紧张,就告诉大家今天教室里面虽然有摄像机,但只录像,如果上课时发挥不好,后期制作可以把那一段剪掉。下课后,她才告诉学生刚才是直播。接着她说:“人生不是录像,没有修剪和重来的机会。” ⑧班长记当天的班级日记时也很有想法。他写道:“人生不是草稿纸,不能写错了,划掉重来,当你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生活时,等到发现出了错,想擦也擦不掉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十分认真,培养好习惯和端正的态度,才能铸就非凡。” ⑨你看,这个孩子的这一段日记,显然找到了一个很高的立意,能提炼出一种思想。所以,不管是文学创作中的平凡题材,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细微小事,都要尽量找到一个高的立意,这样你的文章就高屋建瓴,超凡脱俗了。 1.本文中作者的观点是: 。文章第①———段论述了两方面的内容:(1)立意是 ;(2) 。 2.根据文章的论述内容和语言风格,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刊登在以下哪份报纸或刊物上?( ) A.《文艺评论周刊》 B.《校园生活》 C.《中国作家报》 D.《中学生学习报》 3.以下这段材料应放到文中哪两段之间?请说明理由。 我(梁衡)创作《青山不老》时,从平凡中提炼思想,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虽然是写一个普通的种树老农,但实际上是讲生死观。后来这篇文章入选语文课本,可见是抓住了立意的制高点。 应放到第_____段与第_____段之间。_____ 4.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与时间赛跑助古籍重生 石羚 ①古籍修复,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②做好古籍修复,对于赓续历史文脉、传承民族记忆至关重要。岁月流转,书阙有间。不少古籍由于年代久远,会出现酸化、絮化、老化、霉变等问题,影响保存及传世。目前,我国尚有 10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