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791684
8.3 《党费》 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4830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4-2025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党费 ———王愿坚 背景介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1933年秋,蒋介石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国民党调遣重兵进攻“围剿”闽粤赣苏区。军事上,采用“驻剿”和分进合击的战术;政治上,实行移民并村,断绝群众资助红军的粮食来源,欲置红军于死地。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我党在苏区的革命工作遇到极大困难。 王愿坚(1929年-1991年),男,中国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52年调到新的单位,《解放军文艺》的制作。1956年至1966年,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协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王愿坚也是部队的指导员。 作家介绍: 任务一:认识王愿坚 创作特色 以小见大的手法,鲜明具体的线索;多种手法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展现;伟大领袖的风采,无产阶级的形象。 其作品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情节安排巧妙。 任务一:认识王愿坚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突破了蒋介石反动派向中央根据地瑞金的围攻,开始了艰难而伟大的长征;留下一支部队在闽粤赣边区领导群众坚持敌后斗争,一边寻找机会打击敌人,一边通过一条条看不见的“交通线”,与各地地下党组织保持着联系,领导着斗争。当各地组织因敌人“移民并村”被搞乱后,党组织又马上命人下山把“并村”以后的地下党组织联络起来,沟通各村党支部和中心县委一游击队的联系。 《党费》的故事便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说叙述了当时对敌斗争中的一个故事,反映了闽粤赣边区的革命者热爱党、热爱红军,在党的领导下艰苦顽强地与敌人进行斗争的史实。 任务一:认识王愿坚 卢春兰 1929年,土地革命风暴席卷闽西,家在望森楼的卢春兰成为了金丰大山革命根据地里一位“铁心”接头户,也是村苏维埃妇女会的积极分子、做草鞋支前的带头人。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和坚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三光”政策,搞移民并村的艰难岁月里,卢春兰不畏艰险,和村里的接头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给在金丰大山坚持战斗的红军游击队送食物和情报;想方设法为他们送米、送盐和药物,使得金丰大山的红军游击队坚持到国共合作开赴抗日前线。 任务一:认识王愿坚 山上的游击队没有盐吃,卢春兰便组织各家腌了咸菜,凑到一起,交山上的来人带去。不幸,半路上遇到巡逻的敌人,咸菜落到了敌人的手里。敌人把全村群众逮捕起来,用枪杀威胁群众,要查出这事的领头人,但谁也不肯供出实情。就在敌人要疯狂地进行屠杀的时候,卢春兰领着自己才五六岁的男孩子,从容地迎着枪口站出来,说:“是我!” 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同时,触发王愿坚灵感的还有一个故事,即1946年,在一次战斗中,王愿坚在战地收殓烈士遗体时,发现一个笔记本里夹着两角钱的北海币,钱的下面写着:“要是我牺牲了,这钱就是我最后一笔党费。” 小说中的“党费”含义有什么变化? “党费”本义是指党员按期向所在的党的基层组织缴纳的钱,它在文中的含义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发生了多次变化: 最初指黄新上缴的两块银洋; 后来指黄新千方百计组织群众腌制的一筐咸菜; 最后指黄新为保护同志和党组织而献出的宝贵生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4-17)
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4-17)
广东省湛江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4-17)
安徽省滁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4-17)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八)语文试(PDF版,含答案)(2025-04-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