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道法4.1《人要有自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B B D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A A 1.A 本题考查能够体现自信、乐观精神的诗句。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乐观精神;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乐观态度。而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则不符合活动主题。 故本题选A。 2.C 本题考查培养自信的品质。 ①④: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我相信经过努力,自己期中考试能考进年级前20名;做作业遇到难题时,我会先思考,认为自己能行,是自信的表现,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我不参加校园诗歌朗诵比赛,认为自己不够格,这是不自信的表现,故②说法错误; ③:我觉得就属我出的版块最出彩,其他人的都不行,是自负的表现,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B 本题考查自信。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小林认真学习,坚信奋斗就会有收获;小邱准备充分,相信自己在短跑比赛中一定能赢,都是自信的表现,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性格内心,不愿与同学交流,不回答老师提问,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D 本题考查对自信的认识。 ②④:根据所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据此,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时,对自己进行积极心理暗示,有利于增强自信,故②④说法正确; ①:制订过高的目标可能没法实现,不利于激励自己,故①说法错误; ③:考试失利后放弃努力是自暴自弃的做法,不利于增强自信,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5.B 结合教材可知,首先应该让丽丽不要总想着名次,尽力就好,这样可以帮助她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即③; 然后鼓励她反复练习演讲稿,通过充分的准备提升自信,即②; 最后让她放平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参赛,即①; 所以合理的排序应该是③→②→①,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B 本题考查自卑心理、做到自信的要求。 B:自卑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小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总是不敢举手,怕答错被同学笑话,这是一种自卑心理,故B符合题意; A:自负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材料反映出小敏的自卑心理,而不是自负心理,故A说法错误; CD:材料内容与他人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D 本题考查自信。 ③④:“到那个时候大家都会称赞我”这说明小德有爱慕虚荣的心理,不利于未来的发展;“其他人表现都不如我,冠军肯定非我莫属”这说明小德过高地估计自己,这是自负的表现,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小德这是不能认可自己,故①说法错误, ②:小德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这不是自信,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8.B 本题考查自信与自卑的区别。 B:依据教材知识,自信与自卑的区别在于自信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自卑的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故B符合题意; A:自信的人并不是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故A说法错误; C:自信有利于成功,并不是一定会成功,故C说法错误; D:自信的人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9.D 由漫画可知,两边同学的言行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中间的同学是自信的表现,启示我们要塑造自信品质,焕发青春活力,故D符合题意; A“最完美”说法太绝对,不存在最完美的人,故A说法错误; 题干未涉及管理情绪和加强自我管理,克服自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