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4213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5课青春之光(原卷版+解析)

日期:2025-04-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5474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
    第四单元 传统美德 第15课 青春之光 板块导航 01/学习目标 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课前导学 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延申思考探究,深入理解知识;预习判断检测,及时效果验收 04/课堂探究 课堂知识探究,全面学会知识 05/考点导航 依据课本知识,探究中考考点 06/分层训练 基础提升拓展,突破学习任务 1.研读课文梳理黄文秀扶贫事迹,锻炼信息提取归纳能力,提升思维逻辑性,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 2.剖析文中写作手法,尝试模仿创作,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语言建构素养。(语言运用) 3.深入探究黄文秀事迹及精神品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其汲取榜样力量,强化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认同。(文化自信) 4.感悟文本情感与事迹之美,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素养。(审美创造) 基础感知 1.作者介绍 祝红蕾,潍坊临朐人,现为中国作协会员,潍坊市文联首届签约作家。《举手投足之间》等文章被选入中高考阅读题,小说作品被选入《小说选刊》《2010年度中国短篇小说》《2023年中国女性小说选:明月 梅花》等。已出版散文集《清欢过红尘》《在一只碗里过一生》,中短篇小说集《金波的星期九》。获山 东散文30年创作新锐奖、首届延安文学奖等奖项,被评为山东省十佳青年散文家、齐鲁文化之星等。 2.补充资料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同志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3.写作背景 本文在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之际的6月26日,发表于《中国青年报》。此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文字记录,深切表达对“时代楷模”黄文秀的缅怀和敬意。文章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深情追忆了黄文秀的光辉事迹。 4.文章主旨 本文以细腻的笔触,回顾了黄文秀在百坭村担任地书记时的工作场景,她不怕困难,一往无前,勇于担当等精神品质感动人心。其先进事迹激励着青年们,希望追随文秀步伐的“青春之光”们,能创造出乡村振兴更灿烂的未来。 5.重点字词 瓢泼(piáo pō):形容雨大。 熟络(shú luò):变得熟悉 心扉(xīn fēi):指人的内心:扣人~|敞开~,倾诉衷情。 执拗(zhí 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噩耗(è hào):指极度不好的消息 毛坯(máo pī):已具有所要求的形体,还需要加工的制造品;半成品。 心急如焚(xīn jí rú fén):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 辗转难眠(niǎn zhuǎn nán mián):无法长时间保持睡眠状态,伴随持续的失眠或清醒状态。 围追堵截(wéi zhuī dǔ jié):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围剿消灭。 思考提升 1.文章开头写水渠被洪水冲断,黄文秀决定返回百坭村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①引出主人公黄文秀,突出她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即使在周末看望病重父亲时,也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应对突发灾害的工作中。 ②为后文她在途中遭遇危险乃至牺牲埋下伏笔,使情节发展更具连贯性和悲剧色彩。 ③初步展现她心系村民、勇于担当的形象特点。 2.请简要概括黄文秀在扶贫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①村民的不信任与排斥,认为她年轻只是镀镀金、走走过场。 ②百坭村自然条件差,屯子分散,山高路陡,走访困难。 ③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村民缺少技术、交通不便、销路不畅等。 ④自身条件有限,如资金不足(贷款买车)等。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