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5659

中考地理复习限时提能训练(十九)区域特征 东北三省(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14369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地理,复习,限时,提能,训练
    限时提能训练(十九) 区域特征  东北三省 (时间:40分钟 总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24年元旦期间,“南方小土豆”们(对南方游客的爱称)蜂拥奔至东北,挤爆了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当地政府甚至把住在大山林中的鄂伦春族请出来,穿着传统服饰走上大街载歌载舞。建设冰雪大世界的冰块绝大多数来自当地的松花江。据此完成1~3题。 1.相比往年,2024年元旦期间“南方小土豆”特别多的原因可能是(  ) [A]南方居民收入大幅增加 [B]东北气候寒冷程度加剧 [C]南北交通条件大幅度改善 [D]东北旅游宣传力度加大 2.松花江能够为建设“冰雪大世界”提供大量冰块,得益于松花江(  ) [A]流程长 [B]含沙量小 [C]结冰期长 [D]落差大 3.鄂伦春族的传统服饰原料主要为兽皮,其传统生产方式可能为(  ) [A]泛舟捕鱼 [B]铁犁牛耕 [C]山林狩猎 [D]定居饲养 中国人必须端牢中国饭碗,中国饭碗里要装中国粮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东北平原黑土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称为“高原湿地”   [B]地狭人稠,重工业发达 [C]由“北大仓”变成了“北大荒”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5.肥沃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压舱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黑土地的是(  ) [A]开发优质牧场,发展畜牧业 [B]开垦湿地,增加黑土地面积 [C]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防止黑土退化 [D]充分发挥黑土价值,实现一年两熟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6~8题。 6.该区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地广人稀 [B]人多地少 [C]交通便捷 [D]开发历史悠久 7.该区域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球变暖 [C]黑土地肥沃 [D]地势平坦 8.在纬度较高的我国东北地区,水稻也能生长良好,原因是(  ) [A]肥沃的黑土地 [B]大部分为湿润和半湿润区,稳定的灌溉水源 [C]雨热同期的气候 [D]山环水绕的地形 2023年12月13日,在暴风雪本周第二次袭击中国北部地区之际,北方部分地区学校停课、公路封闭、列车停运。读北方地区地形图,完成9~11题。 9.北方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以干旱为主 [B]以高寒为主 [C]以旱地为主 [D]以水田为主 10.在春季的时候③地常发生旱灾,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③地春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 [B]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降水少 [C]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D]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 1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 [B]②地区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C]①③两地区相比,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的是③地区 [D]②③两地区相比,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②地区 2024年东北冬季降雪量大,美丽冰雕与雪景在网络火爆出圈。读图,完成12~13题。 12.造成图中四城市雪期(从当年降雪初日期到次年降雪终日期的天数)长短和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13.下列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工业摇篮”。读图,完成14~15题。 14.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 [A]矿产丰富 [B]河网密布 [C]土壤肥沃 [D]湿地广大 15.图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