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的政治前提 站起来 毛泽东 富起来 邓小平 强起来 习近平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课导入 钟超英 许革命 张大庆 李公社 贾建国 中国人的名字,有的会折射历史事件,反映社会发展。你知道下面这几个人的名字和我国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有关吗 学习目标 O1 唯物史观 O2 家国情怀 O3 通过阅读教材、识读图片,说出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材料,梳理出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革”的发起和结束; 通过梳理、讲述,列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史料实证 第 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目录 壹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贰 “文化大革命” 叁 建设成就 第 一 部 分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壹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时间 地点 内容 主要任务 影响 1956年 北京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关于政治报告 的决议》 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此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壹 2、探索失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因此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民日报》 思考:“总路线”反映出怎样的建设心态?是否合理?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愿望。 不合理,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的情况。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壹 大跃进 赶英超美 肥猪赛大象,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指1958年至1960年全国在经济建设中开展的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群众运动(经济权力下放) (1)农业:虚报产量,“放卫星” (2)工业:大炼钢铁,“以钢为纲”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生产力发展的盲目冒进: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壹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人民公社化运动 生产关系的盲目冒进:共产风(政社合一)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壹 材料:1959~1961年三年共死亡3602万人。按1957年正常死亡率三年应扣除2061万人,余下1541万人为非正常死亡。 ———袁永熙《中国人口》 材料: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3、结果: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壹 4、调整国民经济 阅读教材第28页,简述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的概况 目的 方针 时间 成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1年-1965年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克服经济困难的局面 毛泽东、周恩来、陈云在“七千人大会”上 “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次大会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壹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会引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失误?从这段时期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失误原因 启示 ①没有正确认识国情 ②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犯了“左”倾错误 ③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①政策制定要立足国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