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河南省中考仿真模拟考试(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1)A ( 2分) (2)①漂 飘 ②藉 籍(每小题1分,共2分) (3)在“至关重要”后加“的地位”。(修改正确即可得2分) 2.示例一:图一 画面中间用很多书本组合勾勒出“书”的繁体字,点明活动主题;上方“读书让 生活更精彩”的文字点明读书的意义;右下角有一枝盎然开放的荷花,寓意读书能涵养如荷花 般高洁的品格。选择图一,能引导同学们热爱读书,涵养良好的品质。(意思对即可。共4分) 示例二:图二 画面中间是竖写的“读书”,点明了活动内容,下方一行小字“传承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点明了读书的意义。下方是一幅古人对坐诵读图,渲染了读书的氛围,左上角点缀有 一枝梅花,寓意读书能涵养如梅花般清丽的品格。选择图二,能引导同学们热爱读书,培养良 好品格。(意思对即可。共4分) 3.示例:①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需要“浅阅读”能力以适应现实,但也需要“精阅读”能力以训练 思维、继承传统;②九年级同学采取纸质阅读的人数略高于数字阅读,以开阔眼界、提高修养 为阅读目的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4.①风正一帆悬 ②衡阳雁去无留意 ③会当凌绝顶 ④一览众山小 ⑤星汉灿烂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人有悲欢离合 ⑧月有阴晴圆缺(共8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 5.①退伍老兵给白杨树浇水;②李田磊用手机记录白杨林风景与女儿分享;③李田磊受老兵影 响,为白杨林培土、浇水,制作离别礼物;④李田磊在班长指导下学会种树,向父亲分享喜悦; ⑤李田磊从白杨树扎根戈壁滩获得启示,比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⑥李田磊给白杨树拍照,发 给退伍老兵,并写信给班长。(任意答出四点即可,4 分) 6.不是。①这段插叙补充了白杨林的历史背景,解释了白杨林的来历,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 情节更加完整,进一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②它展示了边防军人在恶劣环境下不屈不挠、坚 韧不拔的精神,为下文写新兵种下“扎根树”做铺垫,使得读者对边防军人的付出与坚守有了 更深刻的理解。(每点2分,共4分) 7.它们在我眼中不仅仅是树,更是您和我,以及一代代边防战士坚守与奉献精神的象征。您曾 像呵护孩子一样照料那棵纤弱的小树,让它扎下根来,而我也在您的教导下,从迷茫中找到了 方向,像这些树苗一样,在戈壁滩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无论将来我走到哪里,这些白杨树 都会像您一样,见证着我的成长,激励着我前行,就像我永远是您带的兵一样,心中永远铭记 着这份恩情与责任。(意思对即可,4分) 语文参考答案(一) 第1页(共3页) 8.示例一:象征意义。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白杨树作为核心象征,但赋予其不同的意义。《白杨礼 赞》中,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和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赞美;而 在本文中,白杨树则更多地象征着边防军人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以及对边疆的深厚情感。 示例二: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白杨礼赞》更多地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突出白杨树的形象和精神特质;而本文则 更注重通过叙述和描写来展现白杨树与边防军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情感纽带。 示例三:主题探究。《白杨礼赞》中的情感侧重于对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赞美,体现了对国家 和民族的热爱与忠诚。本文中的情感则侧重于对边疆军人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以及对边疆生活深刻而真挚的情感体验。(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合理即可,4分)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9~11题。(共11分) 9.①【文本一】第一段引用古诗词说明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感知力,第三段借李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