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2025年四月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在滚烫的文字中为成长着一层厚重的精冲底色吧! 一、古典之美(27分) (-) 1.班级文学社团组织“寻古人志向”活动。下面是晓亮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 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 (1) 西北望,射天狼”,自述心志,杀敌立功,为国放力。 (苏载《江城子·密州出猎》) 豪 (2)“长风破浪会有时, _”,自信乐观,奋发振作,情绪高昂。 (李白《行路难》(其一)) 壮 态 (3)“安得广厦千万间, !”,理想崇高,境界阔大,经锵有力。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不怕因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杜甫《望岳》) (5)“浊酒一杯家万里, ”,思念家乡,功业未建,心有不甘。 (范仲淹《渔家做 秋思》) (6)“ 提携玉龙为君死”,官军一心,忘身报国,感人至深。 虑 (李贺《雁门太守行》) 忠 (7)“了却君王天下事, ”,直抒胸臆,意气昂扬,梦中欣慰。 纯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守之》) (8)子日“ ”普通人也要坚定志向,永不屈服,方得始终。 (《论语》十二章) 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长空竞风流。 2。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运用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诗句点评的空缺处。 (2分) 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评: 这两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 的豪情壮志,成 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二) 语文课上开展了“品古文意蕴”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3-7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节选《曹刿论战》) 3.积累字词。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或异二者之为 (2)又何间斋 4.疏通句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 不能深谋远虑。 5.品读人物。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 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 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范仲淹和曹刿何以成为中 国的脊梁? (4分) (1),精神专利,(2),思虑散逸⊙,固须早救,勿失机也。吾七岁时通《灵 光殿赋》至于令目十年一理犹不遗态。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专利:专一而敏锐。②散逸:分散。③固:通“故”,所以。④理:梳理,整理,此指温习。 6.请结合语境,把下面的句子填入上文相应空缺处。 (2分) A.人生小幼 B.长成已后 7.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4分) 二、文学之约(27分) (一) 学校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宣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8-10题。 【甲】 文艺创作要与时代同步伐。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纯粹的复述历史, 通过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向当下这个伟大时代致敬。导演廖向红曾说, 希望舞台上全体演员振聋发聩高唱的《义勇军进行曲》,能动人心魄,触发观众的家国 情怀、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以及火热的爱国热情,使得观众内心也能引吭高歌起来, 形成舞台与观众席的共振。歌剧《义勇军进行曲》不仅令这首象征中华民族精神魂魄的 战歌在剧场里久久震荡,也令这铿锵有力的旋律在观众的脑海里久久回响… 九年级语文第2页(共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