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查 语文参考答案 1.(4 分)略 奥 融 延 2.(2 分)A 3.(2 分)D(搭配不当,应为“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的升级、教育理念的 更新。”) 4.(8 分)①落英缤纷;②江春入旧年;③会当凌绝顶;④报君黄金台上意;⑤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8 分)(1)①悠久的历史;②民俗文化带来的内在价值;③年轻人热情高涨自愿加入; ④溱湖会船效应不断保持和放大(2 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3 分)示例一①活动名称:窑韵传承,匠心体验(1 分)②活动目的:了解砖雕历 史,感受砖雕文化魅力,弘扬工匠精神。(1 分)活动内容:参观洲南村砖雕博物馆,体验 砖雕技艺。(1 分);示例二①活动名称:菇事探索,耕读结合(1 分)②活动目的:增进 农业文化了解,培养实践能力。③活动内容:在“菇菇部落”体验菌菇种植,科普菇类知 识,参与趣味劳动课。(1 分) (3)(3 分)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其他表现赤诚的诗句也可)(1 分);庆盛会五湖 四海(或逐春潮百舸争流,宽对即可)(1 分);青年船夫,号声震天,非遗文化,活成 风景(1 分)。 6.(8 分)(1)改变、动摇(使动也可)(1 分)(2)负帝投海(1 分)(3)估计、推测 (1 分)(4)直言进谏 (1 分)(5)当时他还没有娶妻,张尧佐正拥有宫中势力,想把 女儿嫁给他。(2 分)(6)这句话中的“劝”“撩”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鸟儿和桃儿热情 好客的情感,(1 分)烘托出村中父老待客的热情及其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1 分)。 7.(2 分)乃与众共立卫王/以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秉政 8.(6 分)(1)(3 分) 示例一:用“!”,表达悲愤激昂的情绪(1 分)。陆秀夫认为可以凭借百官和军队,重 振家国,悲愤激昂的语气更能体现他对群臣想要离开的愤慨,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心(2 分)。 示例二:用“!”,表示坚定果断的语气(1 分)。陆秀夫认为大宋还有幼帝、百官和军 队,坚定的语气能凸显他扶持南宋王朝、慷慨正义为国的决心(2 分)。 示例三:用“?”,表示诘责反问语气(1 分)。表现了陆秀夫临危不惧,希望百官、士 兵能团结起来,为国效力,誓死不屈。用反问的语气能强调凸显他对百官临阵脱逃的愤怒 与不满(2 分)。 (2)(3 分)①甲文中张世杰的侄子选择投靠元军,并多次劝降张世杰,侄子的行为反衬 张世杰忠于南宋、决不投降的气节;②乙文中先王去世后,群臣都想借此机会离开,但陆 秀夫坚持留下并劝说群臣,群臣的行为衬托了陆秀夫的忠贞爱国;③丙文中王安石指责冯 京发表邪说,要求罢黜他,衬托冯京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进谏。④丙文中神宗认为冯京为 可用之才,提拔他为枢密副使,可见冯京为官有方,才能出众。(例子 1 分+人物形象分析 九年级语文答案 第 1页 共 3 页 2 分) 9.(3 分)①忠君爱国。如陆秀夫危难时刻秉持朝政,最后负帝投海,文天祥、张世杰视 死如归,拒不投降。②敢于进谏。如冯京拒绝攀附、敢于直谏王安石的政策不当之处。③ 关爱百姓。如辛弃疾在词中描写风调雨顺,使得百姓得以饱腹,并为之感到高兴;也如欧阳 修被贬滁州时与民同乐。(形象特点+内容概括,一点 2 分,答到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甲】德祐二年正月,元军逼近临安,张世杰请求护送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三 宫)到海上避难。元帅张弘范来到崖山,张弘范俘获了张世杰的外甥韩某,答应给他官职, 派他三次去劝降张世杰,张世杰一一列举古代的忠臣事迹后说:“我知道投降的话,能活 着而且享受荣华富贵,但我要为君主效死的志向不会改变。” 二月癸未日,张弘范等人进 攻崖山,张世杰战败,不久遭遇飓风把船只毁坏,(张世杰)在平章山下溺水而死。 【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