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1)徙 (2)jian 2.一一(破折号) 3.A 4.c 5.B 6.D 7.D(这里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杨花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杨花得到东 风青睐的羡慕之情,而非夸张手法。) 8.《夜直》抒发了诗人在春夜因春色恼人而难以入眠的惜春之情:《暮春》抒发了诗人 对暮春时节残红纷飞、杨花飘飞的感慨与惆怅。 9.(1)表示约数,左右 (2)沿着 (3)筑亭,建亭 10.(1)潭的三面都是石崖,干净得像是被擦拭过,不染一丝灰尘。 (2)观看游玩了很久后,(我们)就从侧面爬上左边山崖的石头缝中,坐着避雨。 11.小石潭环境的清幽触发柳宗元因被贬而倍感孤独、凄凉的情绪。本文作者游赏青碧 溪,潭中景色印心染神,洗涤了作者的尘世俗气,让人难以忘怀。 参考译文:青碧溪在点苍山马龙峰南面。我曾经到那里游玩过。嘉靖三十五年, 我与马元冈、任积斋两公(一起去游玩),深探青碧溪的源头。 (青碧溪的)源头出自山下石涧处,泉水涌出成潭。潭深约一丈,明亮光洁到连针 都无所遁形。潭底遍布小石头,如卵如珠,青绿白,黑,比宝石更明丽,交错生辉,像霞 绮样灿烂。潭面刚有落叶坠下,就有鸟儿随之衔去。潭三面石崖,干净得像是被擦拭过, 不染一丝灰尘。 观看游玩了很久后,我们就从侧面上到左边山崖的石头缝中,坐着避雨。从这里俯 视潭水,中潭深两丈左右,因为水清见底,所以人们大多轻率亲近它,不知道危险不可 测。下潭水色是深青色,中潭水色是鸦碧色,上潭水色是鹦绿色。水石相依,水光越盛, 石色越美。我每每到溪上,觉得水纹如石影像璧,(这种景色)印心染神,离开青碧溪 后,虽然经历俗世的事务,但(青碧溪)的清幽风光还在眼前,数月也不能忘怀。 沿着溪水(向)外走,水流经过的地方,根据地势流淌成不同形状。圆形之处像镜 子,弯曲之处像初月,姿态各异,都可以筑亭来细赏这中间的趣味。 12.(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D(这个选项与文章中的观点相悖。文章明确指出“书读一遍,是断乎不行的”,强调了 多次、反复阅读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掌握书中的关键信息。) 14.B(这个选项对“阅”理解有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他对《论语》的理解和 应用是深入且经过思考的,这与本文中“读”的深入体会和领悟是相符的,而非只是“随意' 阅,未深入思考理解”)。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A.甲:我先抛砖引玉,我认为写读后感时要对原文内容加以概括,对于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原文语句可 以直接引述。 八年级语文试题 B.乙:我赞同甲同学的看法,写读后感,要以“感”为主,可引述原文,但要适当,重点是自己读文 说明:1.满分12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的思考和感受 2.范围:八下第1一3单元,期中课外古诗词,《经典常谈》名著阅读。 C.丙:我的体会是“感受要深刻”,写读后感要对自己的读文感触反复思考、提炼,将其明晰化、条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 理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D.丁:我的高论是,读后感对于激发个人审美情趣和独立思考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应重视读后 雁阵正掠过结霜的湖泊,羽翼切开凝滞的空气,迁(×ǐ)的轨迹像一封被季风揉皱的信笺,飘向 感的写作。 远方的裂隙。老人挂着榆木杖站在芦苇荡边缘,喉结滚动着三十年前未寄出的地名()那些被战火蛀空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的故乡,早已成为地图上缄默的褶皱。他忽然想起离乡那夜,母亲把方言缝进他的衣领,针脚沉默如星辰。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7“8题。(4分) 此刻南飞的候鸟投下细长的影子,正轻轻覆盖过土地上所有欲言又止的裂痕。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夜直 暮春 王安石 王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