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下综合测试卷(1~10单元) (时间:60分钟 范围:第1~10单元) 班级 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改良酸性土壤 B.稀释浓硫酸 C.粮食用来酿酒 D.食醋除去水垢 2列有关酸碱溶液配制及其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NaOH固体 B.配制 NaOH 溶液 C.稀释浓 H2SO4 D.干燥 O2气体 3.“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铁锈、锰钢、青铜 B.碱:纯碱、烧碱、消石灰 C.盐:小苏打、氯化钠、氯化氢 D.氧化物:干冰、水、生石灰 4.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相关说法 解释 A 蔗糖在水中“消失”了 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 B 食盐固体不能导电 食盐固体中没有带电的离子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D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5.粗盐提纯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 B.蒸发时,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6.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存放溶液的是广口瓶 B.溶质的俗名是烧碱 C.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图。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实际上是H+和 OH-结合生成水 D.该微观示意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8.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9.利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先推入的是NaOH 溶液 B.BC 段,CO2 与NaOH 溶液反应基本停止 C.D 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比初始多 D.最终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可能是因为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属于钾肥 B.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属于氮的固定 C.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料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放出氨气,因此氯化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11.下列表格中的叙述、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叙述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酸雨的形成 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B 溶洞的形成 Ca(HCO3)2═CaCO3+H2O+CO2↑ 分解反应 C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气体 2NaOH+SO2═Na2SO3+H2O 复分解反应 D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树 Cu+2AgNO3═Cu(NO3)2+2Ag 置换反应 12.如图是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的一部分,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溶液不变色 B.实验③溶液逐渐变蓝色 C.完成实验①②或②③都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u>Ag D.实验前常将金属片表面打磨,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向水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 C. 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铁和锌 D.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铁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