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7007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2009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一模,语文
    机密★启用前 抚顺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装 (本试卷共23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河堤(t) 淳朴(chin) 赋与(y) 妙手偶得(u) 订 B.恭维(wi) 旷远(kuang) 矗立(chù) 雕梁画栋(ing) C.掺杂(can) 哺育(bǔ) 主宰(2) 名付其实(f) 海人不倦(hui) : D.心绪(x) 瘦削(xiao) 墩实(di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当人类步入信息时代,在“未来已来”之余,我们是否还能通过简单的笔画,感受 到“过去未去”的温度?倾听到一挥毛笔间、千年文脉存的?《中国书法大会》以创新 的视听语言和深度的文化解读,让千年翰墨跃然荧屏,让书法从“高阁”走向大众,透过人 人可感的文化基因与的中国故事,将书法拉回日常,让文化无声。 A.锐不可当 召唤 耳熟能详 滋润 B.高歌猛进 呼唤 耳濡目染 滋润 C.高歌猛进 召唤 耳熟能详 沁润 线 D.锐不可当 呼唤 耳濡目染 沁润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绚丽的花灯,还能感受到抚顺独特的文化风情。 ②秧歌舞的欢快节奏与冰雪电音节的激情旋律交织在一起,让年味儿愈发浓郁。 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4人u以世用: ③月牙岛新春夜游季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打造了新动力。 ④夜幕降临,月牙岛生态公园内,2000余组灯光与大型花灯交相辉映,营造出梦幻般 的节日氛围。 A,句①是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 B.句③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打造”换成“注入”一词。 C.“文化风情”“夜幕降临”“节日氛围”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D.把以上四个句子组成一段话,恰当的排序是③④②①。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史铁生,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蒲柳人家》,散文《我与 地坛》等。 B.《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教育家。 C.古诗文中常见一些具有特定指代意义的词语,如:“丝竹”代指音乐,“烽火” 代指战争,“庙堂”代指朝廷。 D.在洛伍德学校,简·爱与海伦结为好友,潭波尔小姐也对简·爱关怀有加,但海 伦的死对简·爱打击很大。 (2)《说文解字》中,“救”被解释为“止也”。后来,“救”字有了多重含义, 如:①制止、阻止;②援助、使脱离困难或危急;③治疗、救护等。请从下面作品中选取 一个事件,解读“救”字含义,分析施“救”者的形象特点。(3分) 《水浒传》 《西游记》 《朝花夕拾》 5.古诗文默写(6分) (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 ”(《子罕》)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人们常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 ”来 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 5页(共10页) 语文试卷第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