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7365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教联体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106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答案,试题,语文,期中,4月
  • cover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角楼初级中学教联体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 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了“探寻文学之美”学习活动,小优和小语特邀你参与。 1.(2分)各小组之间举行了读书交流会,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A.小优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鲜(xiǎn)为人知  气冲斗(dǒu)牛  殷(yīng)红 呜咽(yàn)。 B.朗读“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时,小优同学觉得要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中“中华民族”“摇篮”要重读,“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 C.小语希望读出喜悦、欢快的心情,她这样处理停顿: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小语想更好地表达作者对解放家乡、收复故土的必胜信念,她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2.(2分)小优写了个“文”字,请你加上其它字或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诚    B.五彩斑 C.书 D.文采然 3.(2分)小优发现我国古代文人每逢佳节之际,多会提笔挥就诗篇。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在括号里写出诗句所对应的节日。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4.(3分)下面是小语搜集到的一副住宅对联, 请用正楷字把这副对联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横批: 上联: 下联: 5.(3分)小组拟选用激励学生学习的词语来布置班级文学角,小语提供了以下词语: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开卷有益、温故知新。请你任选一个词语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6.(8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小语漫步古诗文画廊,制作了一份手帐,请你帮她完成诗句填写。 古诗文中有画:王维在《竹里馆》中用“①_____,明月来相照”勾勒了一幅山居幽林图;韩愈在《晚春》中用“杨花榆荚无才思,②_____”描摹出一幅杨榆惜春图。 古诗文中有情: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③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写了思乡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马上相逢无纸笔,④_____”表达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古诗文中有声:《木兰诗》中用“⑤_____,唯闻女叹息”呈现了木兰的忧愁和对父亲的担心;用“⑥_____,寒光照铁衣”来烘托木兰的勇敢与坚强。 古诗文中有悟:《孙权劝学》中吕蒙用“士别三日,⑦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回应鲁肃的赞叹;《木兰诗》中用“双兔傍地走,⑧_____”表现木兰的机智。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阅读《题木兰庙》,完成以下两则批注。(5分)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①上祝明妃②。 【注释】①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②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7. (3分)批注一:人物形象。首句中的细节描写“ ”生动再现了木兰纵横沙场征战的巾帼英雄形象。次句梦里“画眉”巧借《木兰诗》中“_____,_____”的意境,形象地表现木兰的少女情怀、爱美之心。 8.(2分)批注二:情感探究。 诗歌第三句表达木兰的 之情,第四句直接表达对王昭君报国的 之情,也含蓄赞美木兰报国之志是优传承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A)。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