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卷) 之而去。 八年级语文 3.读字里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阡陌交.通. 交通: (时间:150 分钟 总分:120 分) (2)斗.折蛇行 斗: 亲爱的同学,愿你有一双慧眼,于字里行间捕捉关键,在思维碰撞中解锁题目。 4.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一、古典之美(27 分) 翻译: ,都安闲快乐。 (一)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在“古诗苑漫步”活动中,雅苑组将近期所学绘制成一条独特的游览路线。 翻译: , 。 请根据此路线,在横线处填写相应景点的古诗文原句。(10 分) 5.两文均通过自然环境描写传递情感。结合《桃花源记》与《小石潭记》选段, 驻足诗经亭,读《蒹葭》刻文,“蒹葭苍苍,① 。所谓伊人,② 。” 分析两文作者借助环境描写分别传递出怎样的情感。(4 分) 转角见《关雎》诗碑,刻有“关关雎鸠,③ 。④ ,君子好逑。” 路过忧思墙,见《式微》题刻,“⑤ ,胡为乎中露?” 是日风顺,不及午, 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 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 仰望洞庭诗壁,孟浩然笔下“⑥ ,⑦ ”的壮阔湖景令人震撼。 ① ,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 小石潭边,柳宗元描写的游鱼灵动:“佁然不动,⑧ ,⑨ , 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 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② , 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 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 自恨不如远甚也。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诗经亭侧,欣赏《子衿》中“⑩ ,在城阙兮”的踱步画面,刻满思 【注释】①旦子冈:在今南京市江宁区附近。②甫:刚。③洵(x ún ):确实。④浣:洗。 念。 6.将下面两个词还原回文中空缺处。(2 分)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体会其中作者表达 A.油油然 B.郁郁然 的情感。(2 分) 7.校刊《古韵古情》栏目将本文和《桃花源记》选为下一期刊载内容。你作为编辑, 请针对两文表达情感的异同撰写点评。(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 唐 ·王勃 体会: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 _____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_____ 二、文学之约(27 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_____ (一)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在“探家乡文化,品民俗民风”推广活动中,小晋撰写了宣传文案,请帮他完善。 (二) 看一场豪迈粗犷、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我们震憾于陕北人民蓬勃的生命力;听一曲 班级举办“寻幽探境 ·悟古人之情”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3-7题。 . 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的晋剧,我们感受山西人民积淀千年的豪爽热情与坚韧品格;尝一 口 【甲】桃花源记 香甜浓稠的腊八粥,我们体会中华儿女藏于其中的美好期盼……千年悠悠岁月里, 中国人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蕴藏于各种民风民俗,沉淀成一方水土的一方文化,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然后汇聚成千姿百态的中华文化。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使我们窥见祖辈的智慧 【乙】小石潭记 与记忆、 民族的梦想与未来。让我们走进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中跨越千年的力量,触 碰中华民族千年的灵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请你给宣传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