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0249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42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答案,试卷,语文,月月,学期
  • cover
广东省陆丰市玉燕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了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但仍未彻底消失。现实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远的不说,近的如京剧,曾被称为“时尚黄腔”。到了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实,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个例子,就是历来很边缘、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引得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前去观赏,竟成为一种时尚。 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界的奋斗目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并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与戏曲疏离的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甚至将来在他们之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 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厌新”。趣味不能划一,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实质上都是当代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再如“青春版”《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有了古典美,还要有现代美,戏曲的道路才宽广。 一要美,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在陶冶性情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这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戏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征服偏见或成见,赢得年轻人,也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周飞亚、王瑨《戏曲艺术与年轻观众》) 材料二: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推动艺术和文学向着更加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时代与时代之间的代际感。 在艺术回归的时代,全媒体是技术,是背景,是视角,也是价值观和审美观,但它不是内涵和内容。它的内涵和内容仍然是人的身体、声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乡土和家国,这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全媒体背景下极其珍贵的个别性、独特性。我们可以拥有一万台相同的电脑,透过屏幕能映射出一万张不同的面庞。这一万张不同的面庞因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宗教而构成不同的表情。如果这一万台电脑映射出的是同一张面孔、同一个表情、同一种眼神,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人类在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方才意识到,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现代化、国际化,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正日益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全媒体时代的文化风气当中,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向。各民族、各地域在任何时代都不像在21世纪已经过去的这20年中,对本土文化予以如此高度的重视。以舞台艺术为例,2015年在美国首演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它所使用的音乐元素既非欧美的古典音乐,也非美国当下的流行音乐,而是古老的非洲乡土音乐,甚至是乡土歌谣。而恰恰是这种地域性的、民间的歌谣和说唱艺术,构成了今天最为时尚的嘻哈音乐。音乐剧的发展也已逾百年,现在的百老汇,最好的剧场、最优秀的音乐剧演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